2023年3月16日,歐盟委員會為歐洲氫能銀行制定發展路線圖,并提出了凈零工業法案。推出歐洲氫能銀行最初的想法就是支持可再生氫的應用。這些想法將對那些做出早期決定、重新定向或專注清潔技術部署的工業利益相關方進行支持。
據歐盟委員會預測,要實現REPowerEU計劃中規定的1000萬噸歐盟內部再生氫目標,共需334- 4710億歐元(353- 4980億美元)的投資。
2022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洲氫能銀行的成立,并投資30億歐元助力氫能市場發展。該銀行旨在應對氣候挑戰,擴展電解槽生產能力;提升制氫產能;開辟新的氫能需求領域;開發專用的氫能基礎設施。歐洲氫能銀行希望在2023年底前投入運營。
歐洲氫能銀行將重點關注支持并協調歐盟和國際制氫的融資機制、透明度:同意需求、基礎設施需求、氫能流量和成本數據;協調和融合現有金融工具與新的公共和私人資金。
European Green Deal執行副總裁Frans Timmermans表示,歐洲氫能銀行的目標是縮小目前可再生氫能開發方面的差距,并確保歐盟保持在該領域關鍵技術方面的全球領先地位。
據歐盟《凈零工業法案》(Net Zero Industry Act)的規定,歐洲氫能銀行將在歐盟委員會Innovation Fund 8億歐元的支持下,對可再生氫生產進行補貼。
選定的試點項目將獲得每公斤氫固定溢價的補貼,最長為期10年。歐洲立法者表示,這將提升項目能力,降低整體資本成本。歐洲氫能銀行將創造行動平臺,利用創新基金和成員國資源,并提供相關的服務。
凈零工業法案(NZIA)
同時公布的還有推動歐洲凈零技術的總體立法提案-凈零工業法案(NZIA)。該法案旨在擴大歐盟清潔技術的制造,加強凈零技術制造的復原力和競爭力,支持項目和吸引投資,實現歐盟2030年氣候和能源目標。歐盟委員會馮·德萊恩表示,歐盟需要監管環境,迅速擴展清潔能源轉型規模。為那些對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至關重要的行業創造最佳條件,這些行業包括風力渦輪機、熱泵、太陽能電池板、可再生氫和二氧化碳儲存等技術。擬議的法案涉及太陽能光伏和太陽能熱、陸上風能和海上可再生能源、電池和儲存、熱泵和地熱能、電解器和燃料電池、沼氣/生物甲烷、碳捕獲、利用和儲存、電網技術、可持續和替代燃料、生產能源的廢物最少的核進展以及小型模塊化反應堆。
該法案擬議的框架還希望減少歐盟對能源進口的依賴,吸取新冠疫情和俄烏克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教訓,提升歐洲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復原力。通過加強信息溝通、改善投資條件、減少項目立項的行政負擔、簡化批準程序。
此外,歐盟委員會還希望該法案加速CO?的捕捉,建立行業學院以提升技能、促進創新,打造歐洲凈零平臺,協助歐盟委員會和成員國協條行動和交流信息。
歐盟能源專家Kadri Simson表示,清潔能源是European Green Deal的核心,是European Green Deal工業計劃和當下歐盟凈零工業計劃的生命和血液。通過對歐盟本土生產的投資,生產出歐洲及全球都需要的產品,為歐洲公民創造就業機會,促進歐洲氫能行業發展。
歐盟委員會還披露了《關鍵原材料法》細節,確定使用原材料的基礎,擴大歐洲可持續材料市場,重點是關鍵礦石、礦物和精礦的開采、加工、回收、監測和多樣化。電解槽和燃料電池等依賴鉑和銥等原材料。希望CRM系統將提高其可用性并降低未來的價格。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