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巴西環球在線網站報道稱,隨著石油價格下跌,沙特、阿聯酋和阿曼等海灣國家正在努力建設綠氫大國,希望在推動經濟多元化的同時,實現各自提出的應對氣候變化的目標。專家分析指出,這一舉措意味著中東能源出口大國正在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綠色發展。
漸成風潮
據《海灣時報》報道,2026年,沙特阿拉伯將投資84億美元,在紅海邊的沙特新未來城里建設世界上最大的綠氫制造工廠。沙特阿拉伯官方宣稱,這座工廠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生產綠氫,到2026年底,將有望實現每天600噸的產量。
阿聯酋《國家報》消息顯示,阿聯酋內閣已批準通過新版《阿聯酋2050年能源戰略》和《國家氫能戰略》。阿聯酋工業和先進技術部部長、第二十八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候任主席蘇爾坦稱,阿聯酋致力于在2031年之前成為低碳氫的主要生產國。
阿曼國家通訊社報道稱,在馬斯喀特蘇丹卡布斯港,阿曼8月迎來了世界首艘液化氫運輸船“水蘇邊疆”號,它被視為促進氫氣領域研究與開發的實驗站。國際能源機構在6月發布的報告中指出,到2030年,阿曼有望躋身世界最大的綠氫出口國行列。
綠氫是通過電解水制氫設備,將由可再生能源發電后形成的電能,轉化成氫能。其制取過程只產生水,碳排放可以達到凈零。在運輸、航運和鋼鐵等高污染行業,或可長期使用綠氫。
復旦大學國際關系與公共事務學院副教授、中東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楚楚表示,當前海灣國家發展氫能呈現投資力度大、產業規劃超前、商業應用加速及地區國家協同發展等特點。海灣國家在氫能開發領域的初步投資已經頗為可觀,逐步建立了大規模的氫能產業鏈,或將成為全球氫能的主要出口基地。
謀新求變
張楚楚分析,在全球減碳運動的背景下,各國日益重視能源消費的多元化,傳統能源消費正面臨“天花板”效應,海灣國家的全球能源中心地位受到挑戰。為了扭轉這種不利局面,海灣國家轉向大力發展包括綠氫在內的新能源。
“海灣國家認為,綠氫對維持其主要能源大國地位至關重要,使他們能夠在化石燃料需求下降的情況下,繼續發揮影響力。”英國查塔姆研究所智庫副研究員卡里姆·埃爾根迪說。
“海灣國家發展綠氫具有明顯的優勢。”張楚楚指出,一是海灣國家具有廣袤的沙漠、充足的陽光和強勁的風力,為發展綠氫提供了優越條件;二是海灣國家具有資金優勢,能夠將傳統能源紅利投入清潔能源開發,進而將傳統優勢轉化為新的發展機遇;三是海灣國家已在傳統能源領域建立起較為完備的產業鏈和銷售網絡,為氫能源建設奠定了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海灣國家發展綠氫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例如沙塵暴等惡劣天氣可能影響光伏發電效率,進而干擾氫能源的生產。又如目前海灣國家傳統能源價格低廉,市場接受度較高,民眾使用新能源的動力較小,因而氫能的民用化仍然任重道遠。”張楚楚說。
影響深遠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氫雖然不是‘新石油’,但仍會給政治、技術、環境和經濟帶來革命性影響。”
伍德麥肯茲研究主管普拉卡什·夏爾馬指出:“各國都在加快擴張可再生能源電力裝機,在維護能源安全的情況下也在向減排目標進發。預計到2050年,在全球實現近零排放的前提下,低碳氫氣及其衍生物的國際貿易量將明顯增長,甚至有望占據全球海運能源貿易份額的1/3。這樣一來,全球能源貿易格局預計將發生巨變。”
“綠氫建設意味著中東能源出口大國正在優化能源結構,從過去依靠傳統石油化工能源轉向多元化能源出口,不僅促進了中東地區產業結構升級,還有助于將中東打造為傳統能源與綠色能源雙能驅動的全球能源中心。”張楚楚表示,作為全球重要的能源產地,中東地區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將有利于發達地區進口氫能源,減少碳排放,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與此同時,隨著發達國家在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提供公共產品的能力日益下降,中東國家積極轉變能源發展戰略,有助于增強其在全球氣候變化治理中的地位。
特別推薦:?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