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拜登政府宣布撥款70億美元在全美各地建立七個氫能區域中心,用來生產并使用氫氣。亞馬遜和??松梨趨⑴c的氫能項目都將獲得這筆資金。
拜登政府從2022年開始規劃這些中心。在10月13日訪問費城期間,拜登和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爾姆(Jennifer Granholm)共同公布了獲得資助的七個選定地點。
根據白宮的一份新聞稿,這些中心預計將催化出另外 400 億美元的私人投資。
01 1000萬噸氫氣
美國能源部長詹妮弗·格蘭霍爾姆(Jennifer Granholm)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一份報告,雖然目前該國幾乎沒有生產氫氣,但在新的政策資助下,到2030年,美國氫氣產量可能增加到1000萬噸。
理論上,氫能可以用來生產鋼鐵、水泥、化學品和化肥,還可以為卡車、輪船或飛機提供動力,或者用來發電,所有這些都不會產生任何使溫室氣體。
人們普遍認為,只要在不產生任何溫室氣體的情況下生產氫氣,它就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然而,如今這種被稱為“綠氫”的清潔氫卻很少存在。
拜登政府通過提供資助,試圖從零開始建立整個行業。他說:“利用風能和太陽能等資源生產的清潔氫氣,可以讓我們不再向大氣中排放更多的碳。我們將在美國建設清潔能源的未來?!?/p>
然而,如何清潔地制氫仍是一項重大挑戰。如今,企業通常從天然氣中提取氫氣,這一過程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所制得的氫氣被稱為“藍氫”。利用風力渦輪機或太陽能電池板為電解器提供動力,將水分離成氫和氧的這種方法不會排放任何溫室氣體,但制氫的成本是用天然氣制氫的兩到三倍。
作為《通脹削減法案》的內容,立法者批準為生產低排放氫氣的公司提供巨額稅收減免,希望以此降低生產成本。
02 79選7
聯邦資金的涌入也拉開了各州之間激烈競爭的序幕。能源部最初收到了來自全國各州的 79份氫氣中心提案,最終選出了七個。
這些中心通常由企業、勞工團體、研究人員和地方政府組成,他們承諾共同努力生產、運輸和使用低排放氫氣。
在英國謝菲爾德的一個綠色氫氣項目中測試電解器
每個入選地計劃采取的方法都略有不同。例如,加州中心旨在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氫氣,并使用制得的氫氣為長灘、洛杉磯和奧克蘭的重型卡車和港口作業提供動力。
中西部地區中心計劃利用現有核反應堆的部分電力來生產氫氣,并探討這種燃料是否可用于鋼鐵和玻璃生產、煉油廠、發電廠和飛機。
相比之下,阿巴拉契亞中心預計將繼續使用天然氣生產氫氣,但公司將設法捕獲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并將其埋入地下。這一提議得到了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喬·曼欽(Joe Manchin)的支持。
但一些環保人士和研究人員對這一方法提出了批評,并警告說,如果這一過程中出現甲烷泄漏,仍可能導致高排放。
至少有三個中心建議利用天然氣制造部分氫氣,同時捕獲所有碳排放,不過美國能源部估計, 總體投資的三分之二最終將用于利用可再生電力制造氫氣。
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從事氫能研究的埃里克·卡姆拉斯(Erik Kamrath)說:“我們需要強有力的防護措施,確保美國的氫能不會造成排放混亂,我們也不會補貼那些名存實亡的清潔氫能。”
這 70 億美元的資金不是一次性發放的。第一步,能源部將向入選項目提供初步資助,以便為氫能中心制定更詳細的方案。如果能源部認為這些項目可行,就會陸續撥付更多資金。但如果項目被證明不可行,這些資金也不會繼續發放。
03 用途爭議
華盛頓非營利組織能源未來倡議(Energy Futures Initiative)高級副總裁亞歷克斯·基澤爾(Alex Kizer)說:“距離建立大規模氫經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梢园堰@些中心看作是某種實驗室,試驗氫能的潛在商業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識別出一些技術和基礎設施方面的障礙?!?/p>
而關于氫能的用途依舊存在很大的爭議。人們普遍認為,在幾乎沒有其他低排放替代品的情況下應該使用氫作為燃料,但一些研究人員表示,如果有更簡單、更高效的替代品,如電動汽車或熱泵,那么用氫氣發電、為汽車提供燃料或為家庭供暖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俄亥俄河谷研究所的研究員肖恩·奧利里(Sean O’Leary)說:“我確實擔心,有了這么多錢,人們會把氫氣強行輸入到對減排并不十分有效的應用中?!?/p>
許多氫氣生產商還在等待美國國稅局發布有關低排放氫氣稅收抵免的規定。環保組織和一些氫氣公司認為,稅收減免需要嚴格的保障措施,確保在風能或太陽能用于氫氣生產時,電力部門的排放量不會增加。
但其他商業團體則警告說,過于嚴格的規定可能會完全扼殺該行業的發展。支持清潔能源的非營利組織RMI的董事總經理布萊恩·費舍爾(Bryan Fisher)說:“與稅收減免相比,氫氣中心的資金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大家都在等著看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