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0542號建議的答復復文摘要
國能建科技〔2022〕108號
您提出的關于進一步加大對綠氫制備產業扶持力度的建議收悉。經研究并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現答復如下:
關于加強規劃組織策劃,提升綠氫制備產業戰略地位。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一是明確了氫能的戰略定位,指出氫能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用能終端實現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載體,氫能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重點發展方向。二是提出“清潔低碳”的基本原則,積極構建清潔化、低碳化、低成本的多元制氫體系,重點發展可再生能源制氫,嚴格控制化石能源制氫。三是提出可再生能源制氫相關目標,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20萬噸/年,成為新增氫能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氫廣泛應用。
關于健全法律法規政策,促進“綠氫”全產業鏈發展。一是《規劃》中提出要制定完善氫能管理有關政策,規范氫能制備、儲運和加注等環節建設管理程序,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加強產業發展和投資引導。并提出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支持性電價政策,完善可再生能源制氫市場化機制,健全覆蓋氫儲能的儲能價格機制,探索氫儲能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二是通過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潔能源等重點碳減排領域發展,氫能設施建設被納入到碳減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圍。三是大力發展綠色信貸,引導金融機構強化創新,加大對氫能設施建設和運營等清潔生產產業的金融支持。四是“氫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包括“清潔制氫、氫氣安全高效儲存、加氫站、氫燃料電池汽車、氫燃料電池發電、摻氫天然氣等技術設置和氫能應用”等內容,均被列入《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版)》。五是強化信用評級行業監管與培育,優化評級產品供給。通過研究制定《綠色債券信用評級標準》,鼓勵評級機構布局環境、社會和治理(ESG)領域等措施,加大信用評級對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
關于大力推進科技研發,開展“綠氫”制備科技專項支持。一是國家能源局會同科技部聯合印發《“十四五”能源領域科技創新規劃》,圍繞高效氫氣制備、儲運等全產業鏈環節,研究部署“十四五”期間擬重點開展的技術創新任務,并制定各項任務的技術路線圖。二是國家能源局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推動氫能和燃料電池標準體系建設,指導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等制修訂氫能領域國家技術標準超百項,涵蓋氫安全、制氫技術、氫儲運、加氫站、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質量等方面,初步形成氫能標準支撐體系。
感謝您對國家能源工作的關心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導。
國家能源局
2022年7月12日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