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國家級重難點工程、集(寧)大(同)原(平)鐵路全線唯一的既有站站改工程——懷仁東站站改工程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是影響2024年集大原高鐵全線鋪軌的重難點控制性關鍵工程。
懷仁東站地處“北國古瓷都”——山西懷仁,承擔著當地陶瓷出口商貿等客貨運任務。此次站改施工包括“四電”遷改,既有線路加固,原有站臺、雨棚、地面、支柱升級改造,旅客通道預制及頂進等相關工程建設。其中,既有線路加固為營業(yè)線施工,需在“天窗點”內進行,為站改施工中風險最高、有效作業(yè)時間最短的施工階段。該工程由中鐵十七局集團承建,計劃于2023年12月底完成。
此次站改施工大部分需在鐵路Ⅲ級封鎖點內作業(yè)施工,影響范圍廣。施工期間列車不停運,高峰時段每20分鐘通過1趟列車,對施工組織安全保障要求極高。根據施工需求,站改期間,懷仁東站1、2站臺將停用,需要對25趟列車旅客業(yè)務適時進行調整。
站改后的懷仁東站韓原線原有的4條股道與新建的集大原高鐵4股道并行后,增加為8股道,站房面積由3200平方米擴大至11000平方米,是原先面積的3倍多。屆時,候車容納人數大幅提高,候車環(huán)境進一步改善,鐵路運輸服務水平、列車通行效率有效提升。
率先開工的“四電”遷改項目,涉及電力、通信、接觸網等管線36條,100余名建設者需在8周、每周僅3次、每次230分鐘的有效“天窗點”內完成懷仁東站周邊總長近19.6公里的導線架設、500米環(huán)網電纜敷設、電纜倒接等工作,為懷仁東站新建旅客通道預制、線路加固提供施工場地。
為確保鐵路安全暢通,提高光電纜遷改效率及質量,他們采用電纜探測儀、槽鋼、細沙回填、修建檢修井等保護方式,實現大型機械設備施工安全,大幅提升施工效率,確保管線遷改和連接時的順利完成。此外,他們在施工中堅持現場盯控和管道探測相結合的安全管理措施,確保鐵路上方和地下設備安全無虞,過往列車暢通無阻。
據悉,集(寧)大(同)原(平)高速鐵路全長270.8公里,設計時速250公里,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guī)劃“八縱八橫”之呼南高速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高鐵北接內蒙古自治區(qū)烏蘭察布市,途經山西省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終至大西高鐵樊家莊線路所,經大西高鐵連入太原市。其中,山西段里程197.134公里,設大同北、大同南、懷仁東、應縣西、山陰南、朔州東、代縣西7座車站。
全線建成后,將連通呼包鄂榆與山西中部盆地兩個城市群,并進一步對接長三角、京津冀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對促進區(qū)域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加快地區(qū)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沿線旅游產業(yè)開發(fā)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fā)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tǒng)(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fā)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jiān)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tǒng)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tǒng)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qū)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