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上午10時43分,隨著C244次“復興號”動集動車組列車從陽安鐵路寧強站緩緩駛出,一路向東開往漢中,標志著暫停了14年客運業務的寧強站正式開通客運,解決了寧強縣大安鎮及周邊鄉鎮8萬余名山區老鄉的出行難題,大安鎮正式進入漢中“一小時交通圈”。
“今天是個值得載入大安鎮歷史的時刻,我們圓了51分鐘到漢中市區的‘復興號’動車夢。”家住寧強縣大安鎮梨樹灣村民陳方華說,“太激動了,早就買好了C244次首趟去漢中的動車票,今天啥也不干,就專門去體驗一次!”
寧強大安鎮北依秦嶺,南枕巴山,是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發源地,素有“漢江源頭第一鎮”之美稱。這里雖然旅游資源豐富,卻因高山阻隔、山路迢迢,經濟發展長期受到制約。2017年,隨著西成高鐵寧強南站的開通,寧強縣邁入高鐵時代,但位于寧強縣北部的大安鎮距離寧強縣城30多公里,不管是坐汽車去漢中,還是到縣城坐高鐵去漢中,都要花費近2個小時,交通出行依然不便。
陽安鐵路寧強站地處大安鎮,始建于1977年,2009年停辦客運業務后,主要辦理貨運業務。為解決沿線山區群眾的出行難題,讓8萬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動車,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積極與地方政府對接,雙方協力對寧強車站站舍、服務設施及站前廣場、停車場、進站道路等場所同步進行升級改造。改造后的寧強車站候車室面積290平方米,一次性最多容納235名旅客同時候車,站臺長230米,高1.25米,為“復興號”動集動車組列車的停靠提供了硬件支撐。
寧強縣是羌族聚集地之一,被譽為“中國羌族儺文化之鄉”。“復興號”的開行,不僅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坐上動車”的愿望得以實現,還將揭開漢江源頭、秦蜀古道、氐羌故里的神秘面紗,為鄉村振興插上騰飛的翅膀。
開通初期,寧強站每日停靠“復興號”動集動車組4列,后續會根據客流情況隨時增開列車,滿足旅客出行需求。目前,具體車次及到開時刻如下:
1.漢中至陽平關間C215次,漢中7:40開,寧強站停開點8:32到8:34開,陽平關8:57終到;
2.西安至陽平關間C223次,西安12:07始發,寧強18:47到18:49開,陽平關19:10終到;
3.陽平關至韓城C244次,陽平關10:20開,寧強站10:41到10:43開,途經漢中、西安等站,終到韓城站19:05;
4.陽平關至漢中C216次,陽平關19:30開,寧強站19:51到19:53開,漢中20:49終到。
鐵路部門溫馨提示,寧強站與寧強縣城相隔較遠,位于寧強縣大安鎮,如果目的地是寧強縣城,購票時請選擇“寧強南站”高鐵站;如果目的地是寧強縣大安鎮,購票時請選擇“寧強站”,以免影響行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