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RTS 2021上海國際先進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隆重舉辦,數百家軌道相關上下游企業齊聚一堂,揭示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領域的最新科技和解決方案。致力于推動智能手眼技術規模化應用的如本科技首次亮相,并帶來了基于先進人工智能3D視覺感知技術的「智能測量分析員」——VDA位移分析儀和RVC X mini 3D智能相機,推動軌道運營、養護工作的智能化升級,將過去以「人工為主、機器為輔」為主的低效工作模式,轉變為基于機器視覺感知的自動化工作模式,實現效率、精度雙重提升,保障軌道交通的長期安全運作。
如本科技展臺
軌道交通的安全性至關重要。無論是水土流失、列車動荷載等導致的路基沉降,列車高速經過導致的軌道周期性起伏,還是軌道、列車在長期應用下出現的零件松動,都有可能造成重大交通事故,嚴重威脅行車安全。「隨著軌交行業里程數量和運營時長的高速增長,列車和軌道的運營和養護工作愈發舉足輕重,亟待自動化升級。」如本科技CTO邱強表示,「基于計算機視覺的智能感知技術,已成為驅動軌道交通運營和養護工作自動化操作、高精化測量、數字化分析的全新引擎。希望通過本次展覽會,與行業分享如本科技在機器視覺領域的技術積淀和對行業需求的深刻理解。我們期待攜手更多的合作伙伴,用智能化產品助力解決行業的核心痛點,引領軌道交通的先進技術趨勢,加快落地應用。」
如本科技 VDA 視覺位移分析儀
■?VDA視覺位移分析儀,無接觸式監測軌道位移
軌道結構的高穩定性、高平順性、高可靠性,是列車安全高速運行的基本保證。為保障軌道系統的安全運營,日常的監測和測量必不可少。傳統上,檢測軌道細小的位移、振動、缺陷,通常采取多人協助操作主導、儀器測量輔助的工作模式,無法快速應對軌交行業高速發展。一方面,測量人員需要全程長時間盯守測量儀器和輔助儀器,不僅效率低下,還容易出現因疲勞導致的測量錯誤,影響工作質量。另一方面,傳統測量方法產生的數據結果通常無法回溯、復查,很難進行綜合分析和后期核對,不便整體評估運營和養護的工作效果。
現場客戶咨詢
憑借先進的3D視覺感知技術,此次亮相的如本科技VDA位移分析儀可以有效幫助工作人員實現無接觸式安全測量。基于如本科技自主研發的超高精度圖像插值、位移跟蹤、近距和遠距高精度視覺標定、振動分析等核心算法,它可對軌道形貌、位移、變形、應變、振動、速度、加速度等信息進行實時、高精度監測。同時,VDA位移分析儀還實現了單人快速部署、24小時不間斷地非接觸式精準測量,且自動生成可回溯的數據報告,保證了監測的效率、安全性和科學性,可高效助力軌道沉降幅度、動態位移、分岔口尖軌對位吻合度的監控和測量。
RVC X mini 3D智能相機,高精度檢測軌道缺陷
經過長時間的運行,列車車身、軌道產生的細小裂縫、裂痕,往往成為重大交通事故的罪魁禍首,故而定期檢測軌道異常和列車零部件缺陷檢是軌交運營的重要一環。但是,隨著軌交里程的不斷增長,僅靠「人眼」檢測,在效率和質量上遠遠無法滿足軌道交通的運營需求。
如本科技RVC X mini 3D智能相機
如本科技旗下的RVC X mini3D智能相機具備極高的點云精度,Z軸測量精度和重復精度最高分別可達0.01毫米和0.003毫米,拍攝速度可達1.5秒/幀。得益于3D視覺感知精度高等優勢,其可以穩定、高效、高質量地對地鐵、火車、高鐵車輪上的螺母等零件松動、掉落等缺陷情況進行自動化檢測,輸出檢測報告,不僅可節省90%以上的人力,還能有效避免傳統人工檢測效率低、易出錯等問題,助力工作人員「把關」軌道、列車的健康情況。
2021年是「十四五」(2021年至2025年)規劃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在「十四五」期間,軌交行業規模化發展將加速擴大,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從「十三五」期間的14.63萬公里增長至17萬公里左右,其中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有望新增5000公里,總里程達1.3萬公里。在此趨勢下,城軌行業也面臨著從高速發展邁向以安全高效的自動化、標準化、綠色化與智能化為核心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運營里程增長」為民生幸福「加碼」,「智能手眼技術」則為軌交運營和養護「加碼」。如本科技將堅持「以科技之手眼,解放人之手眼」理念,與行業伙伴共同挖掘和探索更多運營和養護工作的自動化升級,推動智能手眼技術觸及更多業務鏈條,實現更多場景的提質降本增效,以科技創新為本,為「十四五」期間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澎湃動能。
? ? ?關于如本科技
深圳市如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新型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研發頂尖的機器人運動規劃技術與3D視覺產品。公司核心手眼專家團隊在領域里有十年以上的研發積累和實踐經驗。目前公司已經推出了多款手眼產品,并與汽車、3C、精密制造、物流等行業的頭部客戶達成合作。公司期望通過提供高水平技術、高性價比的產品,助力產業智能化、智能產業升級,推動生產力水平的長足發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