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出行需求火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鐵集團”)的數據顯示,自暑運啟動以來,7月1日至22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3.07億人次,同比增長6.5%,突破3億人次大關,日均發送旅客1397.6萬人次。
列車飛馳,積極滿足出行需求——
池黃高鐵、蘭張高鐵蘭武段、日蘭高鐵莊寨至蘭考段……鐵路部門用好新線能力,統籌高速鐵路和普速鐵路資源,精心制定列車開行方案,加大客運能力投放。自暑運啟動以來,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0809列。
“我們將在實施三季度列車高峰運行圖的基礎上,每日安排增開臨時旅客列車276列,較2023年同期增加128列。”國鐵集團客運部有關負責人說。
溫情服務,不斷提升旅行體驗——
暑運,以學生流、旅游流、探親流為主,兒童旅客數量大幅增加。為更好服務兒童旅客平安出行,鐵路部門推出各類貼心服務。
“小朋友,把手環戴好,就不怕走丟了。”7月16日,在福州開往成都東的D2242次動車組列車上,列車員曲木伍呷正在給小旅客秦舒朗戴上“防丟手環”。
暑運期間,D2242次列車上兒童旅客比往常翻了一番,針對小旅客易在車廂間跑動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情況,福州客運段準備了“防丟手環”,將家長電話、車廂座位號等信息寫在手環上,方便工作人員幫孩子找家長。
開啟綠色通道,護航“萌娃”暑運出行;開設安全“小講堂”,提升兒童旅客安全意識;?送上“清涼包”,讓出行更舒心……鐵路部門持續推陳出新,優化便民服務。
夏日值守,貼心守護出行安全——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鐵路部門持續加強防洪重點處所的巡守監護,對主要設備設施進行全面排查整治,確保狀態良好。
“最近,河南多地迎來暴雨,我們堅持‘超前防、主動避、有效搶’的工作思路,24小時觀云追雨識水,實時觀測記錄降水影響范圍內的橋梁、路基、涵洞水位,全面掌握鐵路沿線地形地貌、水系分布、周圍環境變化。”國鐵集團鄭州局月山工務段段長秦曉樂說,同時,積極利用無人機巡檢、24小時視頻動態監測等技術,對線路區段路塹邊坡及橋梁隧道等防洪關鍵處所進行全面排查,及時消除和防范線路風險隱患,為列車安全暢通保駕護航。
國鐵集團預測,今年暑運(7月1日至8月31日),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8.6億人次,日均發送1387萬人次。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