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8月31日為期62天的西安地鐵暑運結束,受日常通勤、學生出行、旅游探親等因素疊加影響,暑運期間西安地鐵客流量持續高位,平安運送乘客24813.8萬人次,日均客運量首次超400萬人次,達到400.2萬人次,同比增長2.2%。其中7月份、8月份線網日均客運量分別為405.4萬人次、395.0萬人次;7月12日線網單日客運量最高461.5萬人次,均突破歷年暑運期間歷史極值。
據介紹,暑運期間,西安地鐵線網共開行列車240838列次,加開列車206列次。針對4號線沿線景區、客運樞紐接駁點多,夜間出行客流較大的情況,西安地鐵精準優化夜間運力供給、調整重點車站停站時間,最大限度滿足市民游客出行需求。
結合暑期旅游熱,西安地鐵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務活動。“城市記憶·地鐵遇見畢業季”大學生畢業作品展暨2024西安地鐵文化季活動火熱呈現,連續開展“地鐵遇見非遺”“地鐵遇見國風”等線下活動;“Ai暢行 愛旅行”站徽印章打卡活動也迎來了第四季;此外,西安地鐵的特色語音廣播,讓乘客在旅途中領略到古城的獨特文化魅力;內容豐富的出行手冊和“彩虹指引條”,讓外地游客輕松掌握出行信息。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