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軌道交通建設”專場新聞發布會。據成都軌道集團總調度長徐安雄介紹,目前,成都地鐵累計發送乘客超95億人次,工作日單日客流量常態化保持在600萬人次以上,線網運營水平與各項關鍵運營指標持續位居國內第一方陣。
如何繼續提升市民乘客通勤體驗感受、打造文明出行場景,徐安雄表示,成都將采取運力錯峰配置、精準投放大站空車、快慢車差異化開行等措施,劃梯度、分層次精細化配置線網運力,推進重點車站的擴能改造,滿足乘客多元化快速出行需求,確保運營線網高效運行。
成都在國內行業首創的“文明365”服務長效機制運行情況如何?
徐安雄說,成都以提供全齡友好出行服務為目標,開展“軌道文化進校園”,打造“兒童乘車體驗館”互動平臺、母嬰候車室、高低位愛心窗口等全齡友好設施,設置無障礙的渡板、電梯、衛生間、盲文盲道等服務設施。
為了向乘客提供一體化便捷服務,只需下載一個APP,即可實現跨城乘坐軌道交通,徐安雄介紹,“成都先后與重慶、西安、南昌、鄭州、廣州等5座城市實現軌道交通出行二維碼關聯互通,市民乘客一碼在手暢游無阻。”
在乘客體驗方面,15座車站上線“同站過街”服務,所有地鐵線路實現“列車分區控溫”,6座車站投放 “醫保自助服務終端機”。
成都地鐵有哪些文明出行新服務?
目前,成都軌道集團已創新搭建了國內軌道交通行業首個集智慧安檢、智慧票務、智慧測溫系統為一體的綜合性智慧乘客服務平臺,實現乘客進站的無感服務。在孵化園站打造智能導乘屏、多媒體站臺屏、智能客服中心、智能售票機、智慧邊門五大系統;打造全景式服務性官方APP,可實現車輛位置查詢、手機購票、人臉過閘、路徑規劃、信息查詢、投訴建議、失物招領等全功能服務,有效提升了乘客出行便利度。
如今,成都軌道集團打造了成都軌道首個TOD主題商業示范項目——“世紀城·上閑里”,持續推出鮮花機、飲水機等多種類自助設備和商業方艙。今年,“川師大·上閑里”運動空間將面向公眾開放,地鐵空間里的自營連鎖商超也將啟動亮相;還將創新打造地鐵傳統文化沉浸式藝術空間,推出全國首個地鐵數字藝術空間,引入“畫游千里江山”等數字藝術展。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