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目前,豐田的氫能源戰略似乎陷入困境。
近日,豐田汽車發布2023財年(截至2024年3月)財報,2023財年,豐田汽車營業額達到約45.09萬億日元,較上一財年增加約7.94萬億日元,增幅約21%;營業利潤達到約5.35萬億日元,較上一財年增加約2.63萬億日元,增幅超96%。
不過,在漂亮的成績單背后,豐田的氫能源戰略仍有隱憂。財報顯示,2023財年,豐田與雷克薩斯電氣化車型累計銷量約為385.5萬輛,其中,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約4000輛,僅占電氣化車型累計銷量的0.1%。
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對
記者表示,2023財年氫燃料電池汽車4000輛的銷量符合預期。為了早日實現碳中和,豐田在全球各地區基于當地的能源情況提供符合當地需求的車輛,也會積極建立合作伙伴關系。
對于豐田來說,氫燃料電池汽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1992年,豐田就開始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的研發工作,隨后通過不斷地技術革新,在功率密度、氫瓶質量、電芯耐久性、量產質量等方面都有大幅改善。
2014年豐田推出了世界首款量產氫燃料電池車型MIRAI,2020年底,豐田又推出了第二代MIRAI。
2023年4月,豐田汽車社長佐藤恒治曾表示,從能源安全角度出發,公司不會一舉將重心轉移到純電動汽車,而是根據各國家和地區特點提供混合動力車(HV)、燃料電池車(FCV)等多種選項的“全方位戰略”。
豐田中國相關負責人告訴
記者,截至2024年3月底,MIRAI全球銷量為26600輛。這意味著,盡管研發氫燃料電池汽車已超過10年,但豐田的氫能源之路依然坎坷。
價格昂貴
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不佳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制造成本相對較高,這導致車輛售價偏高,使得普通消費者難以承受。
2022年,廣汽豐田曾經以進口形式銷售過MIRAI,其指導價高達74.8萬元-75.1萬元,比兩臺29.99萬元的頂配小米SU7還貴。
更重要的是,目前氫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還不完善,加氫站的數量相對較少,覆蓋范圍有限,這給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普及帶來了很大困難。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加氫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結合歷年全球加氫站投入運營數量情況,前瞻測算,2023年全球加氫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90億美元,較2022年下降了30%左右。市場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建加氫站數量較往年有所下降,全球重點區域中國2023年新建加氫站數量較2022年減少了一半。
加氫站的建造成本也較高。上述報告還指出,據加州能源局研究,一座加氫站的建站成本約為200萬美元。
這導致一些巨頭公司旗下的加氫站開始停運。2024年2月,殼牌宣布旗下 Equilon Enterprises LLC 將永久關閉 7 座位于美國加州的輕型加氫站,主要原因考量到其供應上的復雜性,以及其他外部市場的因素,因此決定退出當地市場。
車輛售價偏高,加氫站數量不足,使得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認可度有限。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告訴
記者,消費者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認知度還不高,缺乏足夠的了解和信任,也是影響銷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電動汽車等替代品的快速發展和普及,也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市場空間造成了一定擠壓。
在續航里程方面,豐田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已無明顯優勢。豐田汽車方面稱,第二代MIRAI實現了WLTC工況最高續航里程約850km,較上一代車型提升約30%。而搭載94.3kWh電池的小米SU7的CLTC續航里程達830km,蔚來150kWh超長續航電池包也將于2024年6月1日起正式投入運營,實現最高超1000km續航。
押寶氫燃料商用車
氫燃料乘用車MIRAI銷量不佳,轉而開始押寶氫燃料卡車。
在商用氫燃料電池領域,豐田致力于本土化研發。2021年10月,豐田汽車攜手中國合作伙伴聯合開發及生產的首款商用氫燃料電池系統產品TL Power 100正式發售。2022年8月,面向輕型商用車市場的TL Power 80也已投入市場,這是繼TL Power 100之后,第二款面向中國商用車市場,并且在中國研發生產的氫燃料電池系統。
豐田還不斷擴大氫能產業“朋友圈”,2023年5月,三菱扶桑卡客車和日野汽車宣布就業務整合事宜達成基本協議,還將利用各自的母公司,即戴姆勒卡車和豐田汽車的CASE(互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電動化)技術,加速實現運輸業界的零碳。另外,在業務整合時,還設立了一家控股公司,戴姆勒卡車和豐田將持有相同比例股份。佐藤恒治曾表示,4家公司共同致力于氫能領域的研發是本次合作的大主題。
在江瀚看來,氫燃料卡車擁有三大優勢。首先,氫燃料卡車在運輸行業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滿足長途運輸等高能耗場景的需求。其次,隨著氫能源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和氫燃料電池技術的不斷進步,氫燃料卡車的性能和可靠性將進一步提升,從而提高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再者,隨著全球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日益重視,氫燃料卡車作為一種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將受到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關注和支持。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燃料電池重卡依然是目前氫燃料電池汽車最有前景的車型,預計2025年車輛成本或下降30%,2025年~2030年或逐步實現與燃油重卡的平價。
此前,中島裕樹曾在2023上海車展上表示,豐田發布第一款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MIRAI后,不斷推進氫能源的開發工作。目前,豐田FCEV已經滿足了重型以及大中小型卡車的使用,在日本也開展了試駕活動。豐田汽車預測,未來在中國的氫能源需求和應用有很多,豐田首先在大型卡車上實現氫能源商業化,以此反哺加氫站的建設。
在氫燃料卡車業務助推下,豐田氫燃料電池汽車銷量有望提升,但仍有四大問題需要解決。
江瀚分析稱,豐田首先需要降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制造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降低車輛售價,使更多消費者能夠承擔得起。其次,需要加快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加氫站的數量和覆蓋范圍,提高加氫的便捷性。同時,還需要加強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車輛的性能和可靠性,增強消費者的信心和購買意愿。此外,豐田還需要加強市場營銷和品牌推廣,提高消費者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
氫燃料電池汽車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