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美國貝克休斯公司與濱州市投資合作洽談會舉行。本次投資合作洽談會,以氫能合作為主題,邀請美國貝克休斯公司、遠景科技集團就加強與濱州氫能產業合作進行洽談對接,充分發揮濱州市產業和資源優勢,深化與跨國公司的務實合作,共享發展機遇和成果。通過洽談會,力求促成美國貝克休斯公司聯合全球新能源頭部企業,在濱州市投資近300億元,打造山東地區首個零碳產業園區,助力濱州綠色轉型,賦能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
洽談會上,美國貝克休斯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曹陽,遠景能源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零碳氣體負責人郁峰,分別介紹了企業有關情況,以及在中國和山東產業布局與發展戰略。據了解,貝克休斯是跨國能源技術公司,全球500強企業,成立于1907年,業務遍及全球120多個國家,是業界唯一在油氣領域覆蓋全產業鏈的能源技術公司。遠景科技集團是一家全球領先的綠色技企業,集團旗下有智能風電和智慧儲能系統技術公司遠景能源、智能電池企業遠景動力、擁有全球領先智能物聯操作系統的遠景智能、管理遠景紅杉百億碳中和基金遠景資本,以及遠景電動方程式車隊。
“濱州發展新能源及氫能產業優勢明顯、前景廣闊。我們真誠歡迎和邀請美國貝克休斯公司來我市投資興業,共同推動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發展。”洽談會上,濱州市政協委員,市發改委黨組書記、主任梁中華向貝克休斯公司發出誠摯的合作邀請,并介紹了濱州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等情況。
據梁中華介紹,濱州市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發展的主要有區位、產業、資源三個方面的優勢。“濱州是連接蘇、魯、京、津的國家級交通運輸主樞紐城市,產業完備、工業基礎雄厚,‘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營收突破萬億;全市石化、化工等副產氫氣資源豐富,現有建成及擬建工業副產氫氣產能年產超過20萬噸;豐富的資源,為新能源及氫能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據了解,圍繞新能源產業發展,濱州市規劃將重點打造一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一個“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布局建設“一港四園”。一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就是發揮北部沿海鹽堿灘涂資源優勢,到2030年,規劃布局新上風電318萬千瓦、光伏發電1800萬千瓦,全面打造千萬千瓦級魯北(濱州)鹽堿灘涂地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一個“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就是圍繞風光儲輸一體化基地建設,積極引進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行業知名企業和品牌,培育形成以龍頭帶動、集群發展、創新引領、智能高效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全面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一港四園”,就是圍繞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依托濱州港,布局惠民縣“陸上風電產業園”、北海經濟開發區“海上風電產業園”、無棣縣和沾化區“光伏產業園”等“四大產業園”,打造風電產品出海出口基地。
在氫能產業發展上,濱州將重點從三個方面推進:第一是打造魯北地區氫能保障供應基地。以濱州市豐富的藍氫資源作為氫能產業外輸通道,力爭2025年前成為山東省乃至京津冀地區的主要氫能供應商;到2035年,以“藍氫+綠氫”結合輸出,將濱州市打造成為氫能資源供應基地暨減碳控碳示范基地。第二是構建氫能裝備產業發展新格局。支持濱化集團等重點企業與氫能源產業鏈頭部公司、相關研發機構合資合作突破相關技術,實現氫氣、液氫儲運及加注設備、氫能制備裝備的國產化、產業化,并進行示范推廣。第三是打造氫能多領域示范應用場景。推動在濱州市高速服務區、港口碼頭、工礦廠區及公路沿線建設氫油、氫氣、氫電混合場站。
洽談會上,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博介紹,近年來,濱州北海經濟開發區立足新發展階段,正全速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一是搶抓渤中19—6凝析氣田登陸機遇,打造世界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二是依托豐富的風光資源和臨港優勢,規劃了占地5700畝的新能源裝備制造園區,打造風光儲裝備制造產業基地。同時,豐富的風光資源預計年均可供綠電66億度,為北海四大主導產業集群提供綠色能源保障,打造新能源綠色產業基地。
“我們真誠地邀請大家與北海共謀發展新機遇、共享美好新生活。”張博說,“結合中海油渤中19-6凝析氣田項目,貝克休斯公司可以與中海油、濱化等公司在北海就油氣綜合利用、油田設備、技術服務和數字化整體解決方案等領域進行合作,推動油氣領域合作共贏。在建的濱華新材料有限公司PDH裝置將于今年10月底投產,年副產2.8萬噸氫氣;希望充分發揮貝克休斯、遠景和濱化三方在氫能產業鏈上優勢互補,建設零碳氫氣、零碳氨項目,將濱州臨港化工產業園打造成山東省首個零碳工業園區,推動氫能領域合作共贏。歡迎遠景集團謀劃在北海建設智能風機總裝工廠,同時,聯合濱化集團,共同打造年產12萬噸環氧樹脂材料工廠,形成智能大兆瓦葉片、環氧樹脂材料的完整產業鏈,推動新能源裝備領域合作共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