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騰訊正式進軍交通。三年以來,依托在云、圖、大數據、實時孿生等領域的技術優勢,以及強大的C端觸達能力,騰訊先后與蜀道集團、招商港、廣州地鐵集團等十余個頭部交通企業深入合作,持續推進數字技術與交通運輸的深度融合,助力管理部門提升管理能力,服務交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釋放數據價值,實現降本增效,并讓公眾享受到數字交通帶來的便捷高效、優質公平、智慧綠色的交通服務,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成績單。
夯實數字底座激發實時孿生、交通OS等技術價值
《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十四五數字交通規劃》等文件均強調,要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的數字化、網聯化。因此,推動交通運輸智慧發展水平,以及未來交通和城市的一體化發展,構建完整的數字底座是至關重要的,云和圖則是構建數字底座的基本要素。
云可以有效打破數據孤島,更好地實現開放協同效應,滿足行業千變萬化的需求。騰訊通過云上交通信息監測、路網運行感知體系不斷完善,實現實時的調度管理、危機預警和應急保障,為公眾提供高效、安全、綠色的交通環境。
圖作為數據資源的重要匯集地,有效融合了人、車、路、物等多源動態和靜態數據,為公眾出行提供基礎能力支撐。騰訊持續助力城市和交通管理部門,構建智慧城市底座,匯聚位置、感知、應用等數據要素,形成實時可計算的數字孿生空間,實現城市規劃、治理的一圖統覽,提高交通設施、樞紐的運營服務能力,進而推動城市交通的高效運轉。
基于云、圖等數字底座能力,騰訊還融入了自身對于數字孿生產業化應用的理解,提出了“實時孿生”的理念,并在智慧交通領域率先實現落地。為了構建實時可計算的實時孿生體,騰訊整合了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AI、仿真、游戲技術等方面的優勢和能力,包括云渲染,以及基于虛實融合、預測推演等技術實現的虛擬仿真等,以此打造全感知、全連接、全場景、全智能的數字孿生產品,助力交通行業的數字化轉型。
四川省因大霧等天氣原因,每年約有50-80天不利于出行。騰訊與蜀道集團合作,打造了業界首個純雷達的技術方案,減少了過去對視覺感知的過度依賴,實現了全天候、免維護的實時感知。通過毫米波雷達感知交通流信息,以車機和手機為載體,為用戶推送服務信息,將交通信息實時孿生呈現,在可視條件不佳的天氣情況下,為交通參與者創建更完整的“上帝視角”,提供及時和準確的交通引導服務。
以實時數字孿生等數字技術為核心應用,實現服務場景的實時連接、提升用戶服務體驗,已成為智慧高速建設的新標準。
騰訊也在積極探索OS對交通行業智慧化升級的作用。2019年起,騰訊就與廣州地鐵展開合作,探索開發穗騰OS。目前,穗騰OS 2.0已在廣州地鐵18號線、22號線市廣路站進行示范應用,用于支持地鐵全景式靈活高效的運營調度,為乘客提供全時空精準便捷的主動服務。
穗騰OS2.0在廣州地鐵18號線、22號線應用
廣州地鐵集團董事長丁建隆表示,穗騰OS2.0重構了傳統工業控制系統的設計理念,將傳統面向單一定制功能的產品設計,轉化成靈活響應服務的平臺設計,滿足城軌多樣服務要求,真正為廣州地鐵的智慧化轉型,創造了一個數字底座,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助力我國軌道交通產業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全天候感知、車道級孿生
基于在高速、軌交領域的探索,騰訊提出了“實時孿生+交通OS”雙輪驅動戰略,并在成都二繞智慧高速項目中落地應用。騰訊通過全感知、強計算、慧決策、精控制、泛觸達的技術手段,助力蜀道打造安全、安心、高效、綠色的數字化新高速,從而實現智慧高速全天候通行、全數字管控、全方位服務的發展新模式。
以場景為驅動建設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的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的根本目的是讓人民群眾有感知、有獲得感和幸福感,隨著數實融合的不斷深入,以車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在不斷滲透到人們的日常出行和生活當中。通過智能網聯、智慧民航等領域的相關探索,騰訊正在試圖將更有獲得感的交通數字服務帶到更多人身邊。
以“場景驅動”和“以人為本”為核心理念,騰訊先后深度參與了深圳、天津、重慶、長沙、成都、柳州和襄陽等多個智能網聯先導區建設,通過泛數字孿生、V2X等技術能力,把在C端積累的用戶生態與智能網聯生態連接,支撐更多車聯網應用場景落地,便捷觸達用戶。
天津(西青)車聯網先導區應用場景測試
目前,天津(西青)車聯網先導區已建成18個重點、101個細分的車聯網場景應用。在騰訊等生態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多個車聯網應用場景都被集成到手機上,所有駕駛者能通過微信、小程序等渠道,享受到全天候的車路協同服務。
在重慶(兩江)車聯網先導區建設過程中,騰訊考慮重慶復雜的交通特點,利用數字孿生、泛V2X等技術,打造出城市級MaaS出行平臺,把自動駕駛車輛、網聯車輛、船等交通工具都融合到一起,實現出行方式的統一調度和銜接,有效提升重慶交通出行的服務能力和安全水平,助力重慶加速建設全國領先智能網聯生態。
用戶實時呈現孿生路況,助力安全駕駛
在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運直聯通道是騰訊5G+V2X車聯網及實時數字孿生項目在龍泉驛區實踐過程中取得的典型成果。立足城市場景下的出行需求,騰訊通過“泛V2X”技術,幫助司機在行駛時,打開手機導航,就可以看到各個路口紅綠燈的實時狀態,以及關鍵路口的路況直播,提升交通安全和運行效率,賦能大眾智慧出行。
長沙智能網聯公交-主動式公交優先
基于智能網聯應用實踐,騰訊正在將網聯車輛、開放道路與城市基礎設施相結合,同時加速技術、應用、標準建設,全面推進“雙智”協同發展。在長沙交警的牽頭下,騰訊與湘江智能、希迪智駕等伙伴聯合打造了全國首條面向通勤場景的智能網聯定制公交路線。精準公交不僅使公眾出行時間較普通公交減少了33.3%,較私家車減少了27.5%,還讓準點率提高了50%以上。另外,長沙公交在高峰期單車聚客客流量已超過80人,滿載率超100%,有24.7%的乘客由自駕轉入公交,出行體驗顯著優化。
福州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管理平臺
在民航領域,騰訊推出OneID能力,在一個ID上綁定旅客的數字化身份,通過使用小程序統一入口,實現“一個身份識別”全流程刷臉通關,讓旅客享受到便捷的機場全流程服務。依托騰訊地圖、數字孿生等技術能力,騰訊對外輸出民航賽道GTC方案,與深圳機場、福州機場等聯合打造綜合交通信息化管理平臺,有效融合各類公共交通服務,發布綜合交通信息,對機場管理端的運營保障、旅客端的出行服務以及城市交通協同等方面場景都進行了數智升級。
深化平臺落地能力,加速智慧交通生態共建
智慧交通如果想實現可持續運營,需要依靠大量可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的應用,這就離不開生態的繁榮。目前,騰訊正在試圖在開放平臺中融入自身C端用戶優勢、技術能力沉淀、開放共創生態能力等,助力更多的行業伙伴,打造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和幸福感的場景應用。
今年6月,為了更好助力車路協同向車城協同加速演進,騰訊正式發布了騰訊智能網聯開放平臺。騰訊智能網聯開放平臺是為業主搭建的網聯開放能力框架,以網聯一張圖等騰訊智能網聯核心引擎、孿生開放等生態適配引擎、以及業主自有引擎為基礎,助力標準互認、互聯互通、能力互享和開放兼容,幫助業主既能服務B端產業生態,也能實現運營、服務和研發的效能提升。通過網聯開放平臺,騰訊將積極導入自身優勢與產業生態,共享開放能力,加速場景融合,讓更多用戶能享受到建設成果。
騰訊交通os高速版
7月,騰訊又發布了交通OS高速版。交通OS高速版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夠提供一系列全新的行業工具,通過組件市場和開放訂閱等渠道開放給開發者,為產業鏈的合作伙伴提供開放共創的土壤,以開放、低門檻的方式,不斷催生和孵化產業應用生態,提升高速公路的通行安全、效率和服務水平,形成豐富的應用生態,加快智慧高速的不斷進化。
智慧交通是數實融合的典型場景,同時也是騰訊產業互聯網最重要的落腳點。三年以來,在一系列綱領性文件的等指導下,騰訊持續加強云、圖等數字基礎設施融合應用,不斷挖掘實時孿生和交通OS等技術產業價值,積極構建行業標準和應用生態,聯合多方合作伙伴,一同推進交通產業高質量發展,致力于讓未來交通成為軟硬一體、可生長、可進化的智慧生命體。
2022年11月30日14點,騰訊數字生態大會智慧交通專場將于線上舉行。屆時,騰訊將展示這三年布局交通行業的成績單,并與交通領域的權威學者、生態伙伴的代表,共同分享對于未來交通的思考,敬請關注。掃碼議程下方任意二維碼,即可預約直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