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訪談嘉賓:朱雪源,上海鐵路監督管理局分黨組書記、局長。1964年10月生,大學本科學歷,199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曾任鐵路調度所列車調度員、上海鐵路局辦公室副主任,長三角城際鐵路公司、滬寧城際鐵路公司籌備組綜合部部長,上海鐵路動車檢修基地籌備組副組長,上海鐵路經濟開發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國家鐵路局機關服務中心副主任、黨委書記,綜合司(外事司)司長等職務。曾獲國家鐵路局優秀黨務工作者等榮譽。
問: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上海鐵路監管局是如何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下功夫,把全局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上的?
朱雪源:黨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論上、實踐上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就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制定了大政方針、作出了戰略部署,為推動新時代鐵路現代化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局分黨組按照國家鐵路局黨組部署要求,研究提出“1234”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工作思路,即,把握一條主線,就是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主題主線貫徹于鐵路監管工作全過程;強化兩大支撐,就是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抓住三項根本,就是著力抓好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努力實現四個提升,就是持續提升安全監管、風險防控、服務保障、依法行政水平。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分黨組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迅速研究部署,精心組織推動,興起學習熱潮,制定下發學習宣傳貫徹通知和學習任務清單,配發《黨的二十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等學習用書,堅持集中學習與專題宣講相結合,每周組織中心組集中學習,分黨組書記帶頭做主題宣講報告,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做專題宣講,組織與中鐵十五局黨委開展聯組學習,建立黨支部周學習制度并嚴格督促落實,持續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實,確保黨的二十大重大決策部署在上海鐵路監管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盡收其效。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國家鐵路局黨組部署安排,繼續在全面、深入、落實上下功夫,錨定國家鐵路局工作會議確立的目標任務,結合轄區實際,依法能動履職監管,在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努力當好中國現代化開路先鋒中展示新作為。
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高質量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就鐵路系統而言,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最核心的任務就是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您對高質量發展如何理解?
朱雪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現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是在深入分析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條件和階段、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歷程,以及各國現代化建設一般規律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判斷。推進鐵路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鐵路工作的主題,作為華東地區鐵路監管部門,我們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大精神和黨中央關于經濟工作的決策部署上來,落實落細國家鐵路局工作會議精神,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奮力推動華東鐵路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華東鐵路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更加旗幟鮮明講政治。講政治是我們作為政治機關的第一屬性,也是第一要求。要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把其作為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的重要遵循,轉化為堅定理想、錘煉黨性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轉化為依法監管履職、推動鐵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使各項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于創造性。
推動華東鐵路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牢牢守住鐵路安全發展底線。2022年,轄區鐵路交通事故總量、死亡人數雙下降,安全形勢總體平穩,但是穩中有憂、穩中有險,反映出鐵路企業在安全發展理念、安全基本制度落實、設備源頭質量管控、沿線安全環境治理等方面還存在令人放心不下的問題,也暴露出鐵路監管工作存在不足。另外,我局行政區域廣、監管企業多、鐵路里程長、鐵路建設投融資活躍、管內國家戰略任務重的客觀形勢沒有改變。同時,惡劣氣候頻繁、不確定因素增多、“黑天鵝”“灰犀牛”風險依然存在,鐵路安全監管壓力依然很大。要始終堅持“兩個至上”,自覺在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格局下審視謀劃鐵路安全監管工作,深入落實國務院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強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以有力有效的政府監管促進鐵路行業本質安全水平提升,推動鐵路安全治理向事前預防轉型,堅決遏制鐵路重特大事故,維護鐵路安全持續穩定。
推動華東鐵路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強化系統觀念,堅持守正創新,繼續抓重點落計劃兜好底。鐵路是一個復雜系統,如何履職監管,必須全面系統考慮,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需要不斷提高系統思維,加強前瞻性思考,創造性開展工作。2020年以來,我們通過實踐探索和系統規范日常監管行為,思考,提出了“抓重點、落計劃、兜好底”的工作思路。幾年來的履職實踐證明,這個思路是正確的,與國家鐵路局黨組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我們要在固化、堅持好的做法的基礎上,繼續探索、不斷豐富。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聚焦主責主業,把有限的資源用到重點難點、關鍵環節和傾向問題等最緊要的工作當中;繼續科學制定監督檢查計劃,加強綜合檢查、進駐式檢查,不斷提高監管效能;充分用好檢查成果,加大通報、警示、督辦、約談力度,對于涉及違法的,嚴格依法行政處罰,真正兜住、堅決守住鐵路安全生產底線。
推動華東鐵路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必須凝心聚力團結奮進,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充滿活力干事氛圍。成功道路從來都是風雨兼程,目標不是口號喊出來的,不是敲鑼打鼓輕松得來的,必須依靠始終不懈的奮斗。從局分黨組而言,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主動作為,盡最大努力,化解影響干部隊伍建設的制約因素,切實把大家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把鐵路的優良傳統和過硬作風傳承下去。對每一名干部而言,就是要增強集體榮譽感,切實強化責任擔當,發揚斗爭精神,帶頭打攻堅戰,做到說了算定了干,抓緊辦不拖沓,馬上辦不過夜,保持與時俱進、踔厲奮發的朝氣,堅定攻堅克難、繼續前行的勇氣,奮力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問:上海監管局轄區范圍廣、監管任務重,在您看來,推動上海監管局高質量發展,實現您剛才提到的工作目標,需要哪些重要支撐?
朱雪源:從鐵路行業看,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新一代信息、智能技術與鐵路科技融合發展趨勢加速演進,深刻地影響鐵路運輸與建設的發展理念、管理方式、工作標準、方法路徑、措施手段等各方面,要求我們必須以需求為牽引,強化科技賦能,加強人才建設,更好地適應新發展階段鐵路監管工作需要。要強化科技賦能,針對轄區鐵路建設、裝備、運輸、市場的快速發展和新技術廣泛運用對鐵路監管工作帶來的新變化、新挑戰,做到與時俱進,對標先進做法,加強5G、大數據、云技術等新科技運用,探索新業態監管方法,開展鐵路監管工作數字化精準分析預判,依托科技賦能,不斷推動鐵路監管工作創新發展、提質增效。要強化人才支撐,按照國家鐵路局部署要求,研究制定我局人才隊伍建設行動方案,通過業務培訓、現場觀摩、綜合檢查、行政處罰調查、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等多種方式,加強新技術學習、實戰化演練,著力打造一支技術過硬、本領高強的新時代鐵路監管人才隊伍。
問:還有一個關于行政執法的問題想與您交流。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關系黨執政興國,關系人民幸福安康,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行政執法也是各地區監管局的重要工作職責,對于做好行政執法工作,能否談談您的看法?
朱雪源: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是促進鐵路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本質要求。面對新發展階段鐵路高質量發展,更加需要我們注重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維護鐵路安全和市場秩序,這是鐵路行業監管部門必須履行的法定責任。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的要求,做到敢于監督、善于監督、精準監督,忠誠履行職責使命,做到守土盡責。要著力規范行政執法,推進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落實本級執法權責分工,細化執法程序、標準、方法、時限,增強執法的剛性約束;完善執法工作指引和標準化檢查表單,規范日常監管行為,探索完善輕微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行政處罰或輕處罰的清單制度;健全完善依法決策和監督機制,建立法律工作部門人員與外聘專家參與執法審案過程,堅持將監管力量、行政管理、聯合執法機制納入監管體系,不斷強化監管的法律服務支撐和行政資源的共享互通。要加強執法能力建設,健全并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資格考試和崗位培訓考核制度,多途徑開展法律法規學習,全員性加強人員培訓,結合鐵路監管人才成長的職業特點,遴選理論與實踐并重、法律專業與鐵路業務兼容、具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特質人才重點培養,不斷提升全員法律素養和執法水平。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