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解決318國道“卡脖子”路段,五一期間西藏巴林路施工忙
文/圖:孫明波
五一假期將至,本該是走親訪友、帶著家人外出旅行的美好時刻。但重慶建工交建集團100余名建設者,這個假期卻奮戰在海拔高達4200米的西藏昌都,他們肩扛責任,只為早日打通國道318線“卡脖子”路段的改建然烏隧道,用堅守詮釋著交通人的使命與擔當。?
4月28日,由重慶建工交建集團承建的國道318竹巴籠至林芝公路重點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然烏段),100余名工人戰斗在各自崗位上,有序開展隧道口降坡噴漿,鋼筋加工棚搭建,混凝土拌合站和地磅建設等工作,雖然工人們面臨高原缺氧等惡劣氣候威脅,但依然干勁十足,現場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施工景象。
五一期間,該項目全體員工將堅守然烏隧道施工現場,積極開展各項建設工作。來自重慶市渝北區的施工員陳術紅說:五一假期雖然不能陪伴家人,但作為一名交通建設者,能為改善西藏地區的交通環境做出一份貢獻,家人和我都為之驕傲。
國道318線竹巴籠至林芝公路重點路段整治改建工程然烏段位于西藏自治區東部,昌都市八宿縣然烏鎮境內,是國道318線川藏公路(西藏境)中的重要部分,全線段落均已黑色化,段落平縱指標和路基寬度均不能滿足通行載重要求,特別是然烏棚洞段崩塌病害嚴重,棚洞內未設置排水設施,冬季路面暗冰嚴重,崩塌、滑坡、泥石流、積雪、暗冰等災害頻發。該路段一旦發生狀況,將直接影響整個國道318線通行,是318線名副其實的“卡脖子”路段。該改建工程二標段由重慶建工交建集團承建,主要工程內容為新建然烏隧道,隧道主洞長 2275米,平行導洞長 2305米,施工期4年,預計2026年底建成通車,屆時西藏地區的交通通行條件將會得到明顯改善,同時還具有重要的國防戰略意義。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