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整理:
政策法規
1、涉及氫能船舶發展!廣東廣州南沙區推出扶持政策
9月28日,廣州南沙印發了《廣州南沙新區(自貿片區)促進航運物流業高質量發展扶持辦法》。對使用液化天然氣(LNG)、電力、甲醇、氨或氫能等清潔能源動力的船舶登記且注冊為“廣東南沙”船籍港的,按以下標準進行獎勵:船齡在10年以下的,一次性給予100元/總噸的獎勵;船齡在10年以上的,一次性給予80元/總噸的獎勵,獎勵分3年平均發放。每家企業享受該項獎勵年度最高1500萬元。
2、河北將支持氫能源公交車示范應用
9月23日,河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公共交通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將穩步提高城市新能源公交車比例,支持氫能源公交車示范應用。加快公交車充換電、加氫等基礎設施規劃布局和建設。推進城市公共交通與大數據、云計算、5G通信等新技術深度融合。
企業動態
1、隆基為三峽項目提供4臺堿性水電解槽
10月8日,隆基氫能官微消息,公司將為三峽集團首個光伏制氫項目供應4臺1000標方/小時堿性水電解槽。該項目制氫廠總裝機規模75兆瓦,每年可生產氫氣1萬噸,副產氧氣8.5萬噸。
2、中海化學尋求綠色甲醇項目合作伙伴!
10月8日,中海石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綠色甲醇項目誠邀洽談公告書。中海化學是國內化肥產能、產量最大的中央企業,同時是能源耗用效益最高的氮肥和甲醇生產商之一。公司誠邀國內外對綠色甲醇領域有興趣的企業單位及相關機構進行洽談,共同研究產業布局,探索合作機會。
3、宣化風儲氫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成功完成第一基風機基礎澆筑工作
近日,國家電投河北公司(雄安公司)張家口公司宣化風儲氫綜合智慧能源示范項目順利完成第一基基礎澆筑工作。工程規劃容量為200兆瓦,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壓站、32臺風力發電機組、30兆瓦每60兆瓦小時儲能及500標方產量制氫站。
4、由華電新疆公司牽頭發起的新疆氫能產業發展聯盟成立
近日,新疆氫能產業發展聯盟正式成立。由華電新疆發電有限公司牽頭發起,聯合國網新疆公司、高校科研院所、發電企業、制造企業、化工企業等110家單位共同成立。將進一步促進氫能行業協同創新,推動成果轉化落地,加快拓展氫能應用場景,推進氫能產業制、儲、運、加、用一體化發展,帶動全產業鏈發展落地,打造產業良好生態。
行業大勢
1、國首艘500kw級氫燃料電池動力船成功試航
10月8日上午,我國首艘500千瓦級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成功試航。船舶由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造,氫燃料電池額定輸出功率500千瓦,最高航速可達到28公里/小時,續航里程最高可達200公里,具有高環保性、高舒適性和低能耗、低噪音等特點。
2、全球首個可再生能源制氫減排方法學獲批
10月8日,由中國氫能聯盟研究院牽頭提出的全球首個可再生能源制氫減排方法學,在聯合國清潔發展機制執行理事會被審批通過。該方法學對制氫項目邊界、基準線、項目排放、監測計劃等CDM關鍵要素進行界定,是碳減排量化的重要基礎。
3、研究顯示氫燃料電池可以成為數據中心供電的可靠解決方案
根據Equinix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最新研究,氫燃料電池已經成為為數據中心供電的潛在可靠解決方案Equinix在71個城市運營著250個數據中心,截至2022年底,Equinix在美國部署了43.5MW的燃料電池,并計劃在全球范圍內安裝額外的容量,目標是到2024年底,提供超過75兆瓦的可靠和高效的電力。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