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由國華投資(氫能公司)牽頭申報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氫能技術”重點專項“十兆瓦級堿性-PEM混合制氫系統關鍵技術與示范”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京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科技部責任專家和9名論證專家,國華投資(氫能公司)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本項目由國華投資(氫能公司)牽頭,氫能研究院組織嘉庚創新實驗室、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中船派瑞氫能科技公司、北京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大連理工大學和中國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等九家優勢單位共同申報,于2023年12月正式獲得國家科技部立項批復。項目針對單一堿性電解水(ALK)或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路線難以同時滿足經濟性、可靠性及規模化發展等關鍵問題,研發適應寬功率波動的低成本、高可靠、大容量堿性-PEM混聯制氫技術,項目成果將落地寧東可再生氫碳減排基地,開展30兆瓦混聯制氫系統示范,助力綠氫規模化應用并有效降本,為集團公司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
會議圍繞混聯制氫系統多流跨時空尺度演化和協同機制等關鍵科學問題,闡釋了混聯系統耦聯設計優化、異構多機高效可靠輔機裝備、氣液動態精準調控以及系統智能集群調度等關鍵技術的總體研究方案。各課題負責人具體匯報了課題實施方案。與會專家經過評議質詢,一致認為實施方案任務明確,技術路線清晰,整體技術方案合理可行,同意項目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集團公司科研攻關專項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以及項目參研單位共60余人參加會議。
特別推薦: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JGxgLEl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