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與此同時,被稱為“新三樣”的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額達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2月27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果發布會暨百人會論壇(2024)專家媒體交流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用數據“說話”,闡述了中國在全球低碳轉型中所作的努力和貢獻。
“伴隨城市導航輔助駕駛落地、快充等技術優化擴展使用場景,2026年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將持續快速突破。”歐陽明高預測,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有率有望達到36%—41%,樂觀情況下有望突破40%,2026年超過50%,占據汽車市場主導地位。
在歐陽明高看來,2030年將是新能源革命的爆發期,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將協同發展。
“大家通常說新能源汽車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我覺得應該加上低碳化,分為上、中、下三場。”歐陽明高還從技術角度給出了預測,2030年左右全固態電池技術有望實現產業化,綠色氫能全鏈條技術有望突破,車網互動與智慧能源系統技術將大規模推廣……
會議期間,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與麥肯錫共同發布的《駛向2030: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與展望》研究報告顯示,2030年,全球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滲透率將達50%,中國消費者對全球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技術迭代推動新能源汽車普及進入快車道。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說,未來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會保持高速增長,到2030年,全球乘用車市場規模預計將超過8000萬臺,其中新能源滲透率將達50%左右,但區域化差異將愈發明顯。
“2030年動力電池的成本或有25%以上的下降空間,電池成本的持續下降對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將起到關鍵作用。”張永偉表示,2030年,人工智能技術也會成為一個風口,智能駕駛和人工智能將成為推動全球智能出行的關鍵技術,人工智能技術會在汽車的全生命周期得到廣泛而深入的應用。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線上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B8ejSBR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