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國家將山西作為構建多元制氫體系的試點省,由呂梁市牽頭,聯合太原、大同、長治、臨汾“1+4”個城市列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予以支持。
“山西省作為重要的能源和工業基地,煤炭、焦爐煤氣、天然氣、可再生能源等制氫資源豐富、成本低廉。通過燃料電池汽車規模化推廣應用,進而帶動山西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是山西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建議國家將山西作為構建多元制氫體系的試點省,由呂梁市牽頭,聯合太原、大同、長治、臨汾‘1+4’個城市列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予以支持。” 3月5日,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呂梁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呂梁市委主委李慧義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民建山西省委副主委、呂梁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呂梁市委主委李慧義。受訪者供圖
李慧義表示,目前山西省正積極發展氫能產業,推動能源革命。全省氫能龍頭企業在相關基礎材料、關鍵零部件和整車產品研發方面已實現突破,燃料電池汽車在中重型商用車領域已實現產業化應用,相關地市已建設信息化平臺,對燃料電池汽車運行數據進行全過程、全鏈條監管,不斷完善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相關技術指標。同時,《山西省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也已出臺,為氫能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當前,呂梁市已經提出“一體兩翼、三港四鏈”的氫能產業發展思路,加快構建制氫、儲氫、運氫、加氫以及氫能源應用的完整產業鏈。一體,就是打造千億元級呂梁氫都,建設北方氫能產業基地;兩翼,就是依托孝義鵬飛、山西美錦兩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氫能產業;三港,就是建設氫能供應之港、技術研發之港、裝備制造之港;四鏈,就是發展焦爐煤氣制氫、天然氣制氫、煤氣化制氫、電解水制氫四大鏈條。目前,呂梁已實現了氫能產業從“破題開局”到“全面開花”的精彩蝶變。呂梁孝義鵬飛集團焦爐煤氣制高純氫、水電解綠氫項目已建成投產,11個加氫綜合能源站建成投用,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裝備制造項目開工建設,氫能重卡、通勤客車、公交車、裝載機示范投運,“氣-站-運-車”氫能全產業鏈發展體系初步形成。2023年12月29日,呂梁市第二批百輛氫能重卡(二代)投入運營。
據了解,山西省2023年煤炭產量13.78億噸、焦炭產能1.6億噸、天然氣產量145.5億立方米、發電量累計為4461億千瓦時,全省凈外送電量1576億千瓦時,占全省發電量的比重為35.3%。發展氫能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特別推薦: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http://chinaiut.mikecrm.com/JGxgLEl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