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出電動汽車激勵計劃后,泰國政府正在推動電池制造產業,這是使泰國成為電動汽車東南亞區域中心的計劃中的一部分。
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辦公室(BOI)今日發布公告稱,在泰國批準新的激勵措施以促進本地電池生產后,包括寧德時代、中創新航、因湃電池、億緯鋰能、國軒高科、欣旺達、蜂巢能源在內的七家中國公司對在泰國投資“非常感興趣”。
官方還表示,今年晚些時候預計至少有兩家公司將明確在泰投資,第一期總投資額超過 300 億泰銖(IT之家備注:當前約 59.4 億元人民幣)。
BOI 秘書長表示,該委員會近期將與寧德時代和中航鋰電等中國最大的 10 家電池制造商會面,討論投資激勵方案,還將與電動汽車制造商小鵬汽車會面,鼓勵該公司在泰國投資。迄今為止,BOI 已向總價值 770 億泰銖的 103 個項目提供投資激勵政策,項目包括電動汽車開發及其供應鏈。
今年 2 月,BOI 秘書長 Narit Therdsteerasukdi 表示,泰國政府將向希望在泰國建廠生產電池的公司提供現金補貼,補貼金額將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而泰國政府還將提供 30%-50% 的建廠成本補貼。此外,該委員會還批準了激勵措施,鼓勵企業將大型卡車和公共汽車轉換為電動汽車。
當然,關于泰國政府的新激勵措施,還有以下信息:
電池制造商必須符合一系列標準,才有資格參加投資促進計劃;
電池必須具有不低于 150wh /kg 的高能量密度和不少于 1,000 次充電的壽命周期;
企業需要在 2027 年底之前提交投資提案;
為購買進口或本地產電動公交和卡車的公司推出特別所得稅減免計劃,直至 2025 年底。
據悉,該計劃預計將在泰國道路上投放 6,000 輛電動公交車和 4,000 輛電動卡車,遠遠高出目前的總數。
特別推薦: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參觀報名? ? ??2024上海國際客車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