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構機作為一種采用盾構法的隧道掘進機,主要用于鐵路、公路、地鐵和水利水電、礦山等隧道工程掘進,有著“地下蛟龍”的美譽。在國際上,廣義盾構機也可用于巖石地層,只是區別于敞開式,即:非盾構法隧道掘進機。在我國,習慣將用于軟土地層的隧道掘進機稱為盾構機,而將用于巖石地層的隧道掘進機稱為TBM。近日,中交天和為萊索托王國高地引水隧道工程研制的兩臺直徑5380毫米雙護盾TBM–“大禹雪盾號”和“大禹長鋒號”,為菲律賓凱薩卡輸水隧洞工程研制的一臺直徑3860毫米雙護盾TBM“啟航號”陸續發運出海,自主研制的高端工程裝備加快“走出去”步伐。
高地引水隧道工程作為萊索托王國和南非共和國之間最大雙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全長約34.40千米。建成后,不僅可以解決南非共和國的用水緊張問題,還將帶動萊索托王國水利建設和電力事業的快速發展,推動萊索托王國實現電力的自給自足。
凱薩卡供水隧道工程位于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東部地區安蒂波洛市,全長約6.10千米。建成后,將顯著改善馬尼拉及周邊地區供用水問題,惠及當地民眾約1500萬人,是一項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
用于孟加拉國“國父隧道”,即:卡納普里河河底隧道建設的刀盤直徑12.12米盾構機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為中國首臺出口海外的超大直徑盾構機,打破由發達國家對海外超大直徑盾構機市場的壟斷。該隧道工程于2021年10月順利貫通,成為南亞地區第一條水下隧道,也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超大直徑水下盾構隧道,對促進孟加拉國與周邊國家和地區互聯互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完善和升級區域交通網絡意義重大。
“云頂隧道”是馬來西亞東部海岸鐵項目的“咽喉”工程,總長度約16.39千米。建成后,將成為東南亞地區最長的隧道,計劃2025年貫通。用于該隧道工程掘進的TBM硬巖掘進機“云頂一號”“云頂二號”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創造同類型隧道TBM掘進新記錄,得到當地政府、業主及民眾廣泛認可,對東南亞地區乃至更大范圍內帶來重大影響和示范效應。
中國高鐵全方位整體走出去第一單、東南亞首條最高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印度尼西亞雅(加達)–萬(隆)高鐵是“一帶一路”建設取得的重大標志性成果,其中,1號隧道為該高鐵的“咽喉”工程,也是中國企業承建的海外首條高鐵盾構隧道,用于該隧道掘進的盾構機也是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是當時東南亞地區成功應用的最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
中交天和副總經理、執行總工程師楊輝介紹,盾構機由超十萬個零部件組成,各種線纜總長度超過十萬延米,結構非常復雜,技術難度極大。中交天和按照不同隧道掘進環境的土層、埋深、沉降等實際情況,量身定制相適應的盾構機,安裝超長距離不換刀、管片自動化拼裝、智慧化遠程安全監控、綠色環保管路延長、泥水分層逆洗循環、國產常壓換刀、刀盤伸縮擺動等世界先進技術,提供優秀的技術服務團隊,不但工程成本大幅降低,節省了大量建設資金,也大大提高了盾構機掘進作業的適應性、經濟性與安全性。
近年來,中交天和研制自主不同類型盾構機超過750臺,隧道掘進總長度超過2000千米。截至目前,已有數十臺盾構機走出國門,遠銷日本、新加坡、孟加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萊索托王國等國家和地區。中交天和盾構機在加快“走出去”步伐的同時,也讓許多國家和地區感受到來自中國的先進技術、高端裝備、卓越管理和高品質服務,還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技術、管理和服務人才。中交天和盾構機日益成為擦亮“中國品牌”、暢銷海外的“新國貨”,持續為“一帶一路”建設和世界互聯互通提供優質的高端工程裝備研制與全產業鏈服務。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