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新能源汽車行業,車企該如何緊跟時代潮流,保持發展優勢,更好地服務智美出行新期待?2022年9月2日,“T科技 智未來”中車電動新時代新征程新品發布會在湖南省株洲市舉辦,車行十五載的中車電動,向行業展示了面向新時代,該如何開啟新征程。
為城市綠色交通賦能
據客車網了解,依托在軌道交通電驅動系統的核心優勢,中車成為國內最早開展新能源商用車業務的企業。2007年,中車電動在株洲市正式成立,一個懷揣夢想的8人研發團隊踏上了開辟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偉大征程。歷經十余年發展,中車電動始終堅持創新驅動,推動核心技術不斷突破,經營業績穩固攀升,產業規模持續擴展,在新能源客車行業達到了領先地位。
中車電動在做大做強新能源客車的同時,加大了在新能源環衛車、物流車、重卡等領域研發投入,逐步形成了完整的新能源商用車產業鏈。
2021年,中車電動正式提級為中車集團一級子公司。作為中車“一核三級多點”(一核是軌道交通,三級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風電產業、新材料產業)業務結構中的重要一級,中車電動致力于將新能源商用車打造成中車集團新的支柱產業。
為全面踐行“32332”戰略,中車電動在本次發布會上提出了“3131”新業務布局,即新能源客車、新能源專用車、新能源物流車3大產業,包含自動駕駛、“三電”業務在內的1個科創板塊,智慧公交、智慧環衛、智慧物流3大平臺,1個智慧城市公共交通整體解決方案。
中車電動宣布,站在全新起點,公司要把新能源商用車這個“膠輪上的高鐵”,打造成為中車第三張亮麗名片!
如中車電動黨委書記、董事長肖高華所說:“作為中車集團一級子公司,中車電動將全面踐行“32332”戰略,落實“3131”業務布局及理念,成為集團“經濟效益優、規模超百億、帶動作用強”的支柱之一,實現向‘城市綠色交通裝備高端制造商’‘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提供商’發展轉型。”
商用車譜系再度升華
創新是企業的靈魂,對于創新的追求,中車電動從未止步。十五年來,中車電動不斷強化核心技術。目前,中車電動核心技術—T科技已發展至第七代,形成了“安全、智駕、可靠、節能、舒適、智聯”等多維技術優勢,以領先的技術引領新能源商用車更新換代。
在產品研發上,中車電動根植于中車集團的高鐵科技沃土,以“成熟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的研發思路,嚴格踐行高鐵品質標準,深度滿足廣大客戶的需求。
本次發布會上,中車電動重點推出了新業務的三款明星產品,即高端客車EU18、純電動自卸式重卡、新一代城配物流車XC45,全部傳承高鐵品質,采用最新一代T科技,為中車電動產品譜系再度升華。
中車電動EU18,是對標歐洲品質的首款高端、旗艦版18米車型,具有“結構優、強動力、經濟性、高安全、人性化” 等優勢。車輛外觀簡約大氣,最高可實現135人超大運力,通過結構優化綜合維修成本降低20%。該車首創“全頂置電池布局、客車雙電機適時分布式四驅、車廂智能恒溫控制”等前端技術,每公里最低能耗低至1.27kwh,可滿足多場景運營需求。EU18還首次搭載了“ACC巡航、路沿檢測、碰撞緩解、盲區檢測、車道偏離、碰撞預警”等L2級智能輔助系統,主被動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帶來“全智能、超安全”體驗。
中車純電動自卸式重卡,“三電”系統來自中車核心產業鏈,實現了“節能、環保大運量,動力、效率全兼顧,安全、可靠放心用”。車輛搭載360環視、雙源轉向、一體化中控大屏等前沿配置,智慧賦能,更加安全。此外,該車輕量化水平和能耗控制,均為行業第一梯隊水平。
新一代城配物流車XC45,采用鯨動造型,時尚動感,流線型的車頂與貨廂一體化設計,可有效降低風阻。車輛鋁質車身極致輕量化,系統重量降低40%,整車強度剛度提高20%,續航里程增加10%。車輛匹配24小時運營監測及大數據診斷功能,可有效鏈接干線、城市配送、末端配送等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堪稱商超、配貨、快遞包裹、蔬菜運輸等終端用戶品質優選。
發布會上,三款新產品實現意向簽約超10億元,展現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用戶認可度。
新時代孕育新希望,新征程承載新夢想。中車電動將借力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東風,以“千淘萬漉雖辛苦,吃盡狂沙始到金”的恒心和勇氣,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持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推動“膠輪上的高鐵”加碼邁向美好新時代。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