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鐵十七局三公司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完善創新體系,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攻堅各類技術難題,全面提升企業在行業領域的科技實力,推動企業創新驅動發展邁上新臺階,并于近日獲評該集團“十三五”科技創新先進單位。
加強團隊建設夯實創新支撐
為加強內部科技人才選拔培養,保障企業科技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該公司有針對性地開展科技培訓工作,采取分層次、分階段、分專業遞進式科技培訓模式,注重科研技能培訓,依托勞模創新工作室實現傳幫帶,建立5個創新工作室。建立職稱評審監管預警機制,對滿足技術職稱申報條件技術人員進行提前告知,督促準備評審材料,對年度評審資料進行預審查;增加年度科技評審會預審機制,針對年度科技評審材料,通過預評審機制讓內部專家介入提出修改意見,確保評審會上報材料質量。
試驗團隊進行課題研究
同時,為推進科技類優質工程獎項申報,積極開展詹天佑獎項申報策劃工作,布局工程項目科研立項、專利研發、省部級科技獎項申報,該公司在人才選樹方面,積極推進專家團隊建設,公司現有省部級科技項目評審專家9人,市級科研計劃評審專家5人,推薦申報河北省五一勞動獎章2人。同時,他們關注地方人才引進政策,助力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該公司現有石家莊市人才綠卡持有者1人,鹿泉區人才綠卡持有者150余人,累計獲地方政府資助約78萬元。
注重前期策劃 確保創新成效
該公司堅持把項目科技創新前期策劃作為技術管理工作的重點,針對重點科研項目開展專利挖掘實踐活動,聯合知識產權事務所、項目技術人員、課題組成員開展專利挖掘,以實踐訓練培養技術干部,激活科技創新內生動力;同時超前謀劃,為科研課題成果提供支撐材料,為申報高等級科學技術獎奠定基礎,通過著作書籍集中編制活動,逐步培養技術骨干寫作水平,實現技術推廣,先后集中編寫了《高速鐵路軌道板制造與鋪設》等4本著作。
運用隧道超深豎井節能快速成井技術成果的十房項目通省隧道
在科技創新中,該公司不斷強化重點科研項目重點監管意識,突出城市河道治理、新型軌道板、城市綜合管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信息化等領域科研立項。結合項目實際和遇到的難題,他們通過優化方案、創新工藝、改造裝備,推廣使用新材料、新技術等,不斷解決各類施工難題,提高了工效、節約了成本;同時以開展測量、試驗相關成果研發作為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抓手,以測量數據、試驗數據作為科技成果的重要支撐材料。
借力“外腦”優勢 擴大創新影響
發揮外腦資源優勢,提升科技成果含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補充和提升。該公司通過與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河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等大學建立產學研平臺,加強學術支持;同時加強跨專業合作,聯合河北省國為知識產權事務所,依托政府知識產權評議項目,開展各類知識產權評議工作。
運用城市綜合管廊明挖法施工技術及配套工裝研究的南京管廊項目
近年來,該公司積極申報地方政府、中國鐵建科研立項,并取得歷史突破,累計承擔地方政府科研課題4項,中國鐵建科研課題5項;在推進標準建設方面,聚焦軌道工程、城市河道生態治理、城市綜合管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等技術領域和建筑行業新興市場,逐步滲透布局工程建設技術標準,為市場準入和建立新興領域技術標準奠定基礎。他們通過重點科研項目技術成果專利化、推進科研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等科技管理措施,為高新技術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維護奠定了扎實基礎,獲中國鐵建及以上科學技術獎59項,其中獲省部級(一級學會)科學技術獎17項、工法關鍵技術鑒定39項,其中獲中國鐵建優秀工法17項,認定為省部級工法31項,授權專利273項,其中授權發明專利33項;獲河北省、鹿泉區政府專利資助和獎勵50.4萬元;2017年首次依托政府資助開展了知識產權評議工作;EI收錄論文4篇,發表核心期刊論文12篇;高等級優質工程申報、人才選樹等工作成效顯著。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