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申城熱度不減,為了給市民乘客帶來更加安全、舒適的乘車體驗,上海地鐵人迎“熱”而上,他們不懼酷暑,全情投身工作,以實際行動守護乘客夏日安全出行。
暑運期間,外出游玩乘客較多,路網調度指揮中心科學組織行車、合理配置運能,同時聯合各運營公司密切關注景點周邊車站的客流變化,如豫園站、南京東路站、人民廣場站、徐家匯站等,實時關注車站客流情況,提前制定客流疏導方案,并通過增加乘客疏導廣播頻次、站臺及站廳的增加服務人員,及時引導出游乘客快速進出站。
為了避免旅客高溫時節出游發生中暑情況,在各車站客服中心為乘客準備了清涼油等防暑降溫物品。同時,考慮到近期家庭游、親子游旅客較多,車站還加強了站內出行引導和安全乘車的提示。
在悶熱的車庫里,司機嚴格執行早高峰出庫前的一次出乘工作,他們依舊一絲不茍地檢查車輛,對每個閥門、每個空氣開關都檢查到位,確保早晚高峰安全運行。此外,夏季午后時段易犯困,乘務組長分時段增加對講機呼叫警示和登乘頻次,提醒列車司機注意線路瞭望,提高行車安全意識。
面對高溫作業,上海地鐵人早已習以為常,高架車站的站務員每天巡視、引導、接發列車,工作不到5分鐘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為防止高溫中暑,站務員定時換崗輪休,仍免不了工裝在干、濕兩種狀態下來回切換。深處高溫環境的他們仍一絲不茍地接發列車,關注站臺情況,做好安全保障。
每年夏季來臨前,上海地鐵對全網絡冷水機組進行制冷劑量檢查、各類電子元器件檢查試驗,定期對蒸發器、冷凝器內部進行清洗,保證無結垢,保障車站內環境溫度舒適。
為提升高溫季節乘車舒適度,各車站檢修人員開展夏季高溫安全檢查,排查空調機組壓縮機、冷凝風機、冷卻塔等設施設備是否有異常情況,并根據每日空調調控指令設置車站溫度,做好冷水機組運行狀態的巡視盯控工作,確保高溫天氣期間制冷設備正常運行。
高架車站的高溫保障工作更是不能懈怠。根據往年的經驗,每年5月中旬,各高架車站的風扇就已保養完成,部分有乘客休息室的車站也做好了空調的維保工作,乘客可以在休息室內避暑降溫清涼候車,提高乘客出行舒適度和滿意度。
在磁浮線車站站臺、站廳增加了大型空調扇,為候車的乘客提供一絲涼意。
在地鐵運營期間,列車的“調溫師”接到司機或乘客對空調的反饋后,他們就會登車并使用專用的測溫儀對客室溫度進行測量,在測得實際溫度后通過剛剛提到的溫度控制開關對客室溫度進行調整,以保證車廂溫度控制舒適,及時滿足乘客的需求。
在連續高溫影響之下地鐵維保檢修人員也加強對各線路設備的檢查力度,確保地鐵設備狀態良好。據悉,高溫巡檢工作因基地內檢修天窗限制,往往定在中午時段進行,此時的環境氣溫正處于快速爬升狀態,但地鐵維保檢修人員依然堅守崗位、履職盡責,確保地鐵設備安全。
維保車輛檢修人員在高達42℃的列車車頂檢查空調、受電弓等關鍵設備,確保列車設備安全。
維保通號專業維護人員正在對列車運營回庫后進行車載接收線圈檢查工作,確保設備狀態穩定。
維保工務檢修人員在江楊北路基地內進行高溫巡檢,在連續高溫影響之下檢修人員加強對線路設備的檢查力度,防止脹軌跑道等影響列車安全運行的情況出現。
地鐵維保供電檢修人員針對戶外段、停車場接觸網設備開展高溫巡視,對下錨補償裝置、吊弦偏移量等數據進行觀察測量,分析高溫下的接觸網設備狀態,及時發現安全隱患。
地鐵物業公司保潔員在車庫內對細心地擦拭著列車車頭、車身和車門外框邊等位置,力求呈現地鐵車輛干凈整潔的外貌。
當浦江線回庫列車緩緩駛入檢修工位,車輛班組成員“鉆”到車底,對列車的走行部各個零部件進行檢查維護。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