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十四五”民用航空發展規劃》,《規劃》中提出將全面開啟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依托智能化信息技術,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已經成為民航業的共識。
長期以來,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之下,實現民航服務效率的提升始終是一個既現實又突出的問題。這幾年新冠疫情持續演變,經濟發展環境也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民航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日前中國民航報主辦的《民航智見》“數字化轉型助力智慧機場建設”會議上,騰訊智慧交通民航業務總經理張振遠分享關于“數字化引擎助力中國民航新發展”主題演講。
張振遠認為,交通OS能為機場數字化提供開放、連接、標準、可擴展的數字底座,加快機場數字化轉型。騰訊也將以“協同創新、跨界融合、開放互通和轉型升級”為理念,以數字底座打造數字化基礎設施,用實時孿生等核心技術能力和C端觸達優勢,助力民航領域智慧化發展。
服務效率問題突出 數字化基礎設施迎來新挑戰
機場作為基礎設施,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具有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引領性作用。
在交通強國建設背景下,中國雙高速運輸體系發展迅速。張振遠提到,其中90%以上航班和高鐵集中在胡煥庸線以東,密集的交通網絡也帶來了一些影響:一是要求以更大規模協同保證交通全局一體化;二是不同出行方式票價水平之間會相互影響。
與倫敦等一些全服務、低成本多業態機場群的96分鐘過站時間相比,國內112分鐘以上的過站時間明顯效率更低。如果不能利用數字化基礎設施保障運行水平,未來航班量的快速增長將進一步挑戰民航節省用戶時間的服務本質。
挑戰還不止這些。近幾年,疫情使機場成為了抗疫前線,航班流、旅客流、行李流、貨運流、支付流數據紛繁,人員構成也非常復雜。機場在為防疫工作責任兜底的同時,還需要管理好不同單位人員、合作伙伴等。疫情黑天鵝沖擊之下如何降本增效、提升品質是當務之急。
張振遠認為,在數字化轉型中,常態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已無法適應數字化基礎設施的新要求,傳統思維通過“中臺”業務流程組件化實現復用,降低成本的做法已經落伍。
目前行業亟需的資源可伸縮、能力隨生態升級、業務流程隨時靈活調整的數字底座,以應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交通OS打造數字底座 數字孿生助力效率提升
面向行業發展新態勢,騰訊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為智慧交通發展構建了更加堅實的“數字底座”,打造“交通OS”核心能力。
作為數字交通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生態的連接器,交通OS能夠提供一系列全新行業工具,向下連通交通基礎設施和系統,向上支撐豐富的行業應用,實現低門檻開發,為行業提供一個標準化、產品化的開放平臺。
張振遠提到,在助力智慧民航升級轉型的過程中,騰訊希望借助數字孿生改變傳統的運營模式,通過多元數據融合感知、仿真推演,能夠發現資源瓶頸、安全隱患和流程可優化的地方。
張振遠解釋說,針對民航應用,實時孿生平臺涵蓋貨運運行、行李運行、航班運行、旅客服務、商業運行、安全態勢、交通出行、消防與應急、綠色節能、機房運維等10個主題場景,可以實現基于孿生場景下的三維可視化動態掌控及推演預測,為交通系統管理、調度、應急和服務筑牢基礎。
例如,很多機場提出建設低碳綠色集約型機場,疊加航班流、客流數據,就可以對能源消耗進行精準控制,實現節能減排。在機場極端突發事件應急演練中,數字孿生可以通過仿真推演發現現實環境中的問題,降低人員、資金等成本消耗。此外,機場的很多資源調配工作都可以通過數字孿生仿真推演發現運行中的一些問題,提前規避,提升效率。
此外,在客戶體驗方面,騰訊擁有廣泛的C端觸達能力。能夠利用微信、企業微信生態等,通過互聯網ID Mapping、應用連接器、服務編排等技術融合社交、內容和服務三大生態,實現多渠道、實時觸達用戶,打通服務業務間的交互“壁壘”。
據介紹,針對機場需要管控、科學、全面的防疫防控要求,騰訊智慧交通于去年推出了空港健康管理平臺。根據管控原則,該平臺具體落實到空港全單位管理、全員動態分級管理、全員健康碼動態管理、應檢盡檢管理、日常健康管理、高風險人員管理、重點區域管理、防疫管理輔助八點管控動作。例如,能夠根據員工申報,備案情況確定應檢盡檢頻次,檢查結果等信息獲取,由疫情聯絡員監督和復核以確保數據的及時和準確。
空港健康管理平臺可以實現全流程數據閉環、基礎設施支撐云架構、全方位安全保障以及支持多種部署方式,滿足建立社會化數字基礎設施的四個要求,并且能夠根據防疫政策,持續迭代優化,支撐機場的常態化防疫。
做好數字化助手角色 促進產業生態共建
眾所周知,機場是一個人流密集的場所,而大吞吐量、更多中轉是所有機場所追求的共同目標,因為集中空間、密集人流可以兌現商業機會,這是行業合作伙伴“最懂的世界”。過去的傳統理念是流量變現,通過接觸實現商業價值。上下游產業鏈融合的產品思維是依靠規模效應降低單位成本來帶動增長。
民航領域,騰訊的初衷依然是做好數字化轉型助手,扮演好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角色,面向未來構建的嶄新業態,會采用生態加成方式。例如,航空公司和OTA(在線旅游平臺)的用戶可以在騰訊生態上賦能、復用,讓整個生態的用戶成為自己的合作伙伴。生態共建和生態加成關系可以將多元商業增值結合在一起,給合作伙伴提供更多商業機會。
騰訊也提出服務、人文、商業三位一體共生發展的旅服體系,并圍繞旅客體驗、旅客服務幫助行業客戶做好旅服和人文。近年來,騰訊曾先后推出ONE ID、ONEPORT機場服務。其中,ONE ID作為騰訊推出的旅客全流程線上服務,可以實現“一個身份識別”全流程刷臉通關,開啟全流程無接觸乘機新體驗。
此外,ONE ID數據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進行多數據源標準化、規范化、數據聚合等處理,打通服務、商業、營銷三個平臺,在為旅客提供?體化便捷出行的同時,助力機場商業價值增值。
未來,騰訊將繼續與合作伙伴一起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讓旅客真正享受高效、便捷的新出行方式,共同構建產業創新生態,利用數字化技術助力民航產業的數字化升級,打造平安、綠色、智慧、人文機場。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