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在南京開幕。本屆大會以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大力度,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
蘇州金龍無人駕駛售貨車等創新成果的驚艷亮相,吸引了無數觀眾的目光,不僅展現了客車制造企業的創新實踐能力,而且將推動無人駕駛作業車加速進入市場,還將為江蘇省乃至全國各地打造智慧城市、實現經濟高質量轉型提供優秀解決方案。
該款無人駕駛售貨車外觀小巧精致,充滿科技感,是結合了蘇州金龍無人駕駛技術和自動售賣機技術的一種新型便民化裝備。蘇州金龍智能網聯工程師司炎鑫介紹,無人駕駛售貨車前后左右均安裝了高精度感應雷達,一有行人在附近出現,它便會對人的運動軌跡進行預判并做出相應動作,可輕松實現飲料、零食、書籍、雨傘等常用物品的售賣,主要適用場景涵蓋景區、公園、校園、社區和商業廣場等。
蘇州金龍無人駕駛售貨車的續航里程大于80千米,擁有招車和巡游兩種售賣模式。其中,招車模式是客戶通過登陸微信小程序,選擇商品和設定取貨地點,車輛便可自動行駛至客戶指定位置,之后只需在車端輸入提貨碼,便可輕松取走商品;而巡游模式則是無人駕駛售貨車沿著固定路線重復行駛,在固定站點短暫停車,供客戶購買商品。
更令人驚奇的是,車輛一旦電量過低,無人駕駛系統會根據車端當前位置自動規劃出一條行駛至充電樁的路線,車輛可自動行駛至充電樁進行充電。此外,車端貨品數量可通過后臺實時監控,當車端貨品少時,售賣系統會發消息提醒運營商補充貨品。
科技改變生活,創新引領未來。據了解,蘇州金龍自2020年就開始自主研發低速無人駕駛作業車,車型包括無人駕駛售貨車、無人駕駛物流車、無人駕駛清掃車等。這些低速無人駕駛作業車可廣泛服務于社會,為市民生活提供便利,賦能智慧城市。
多年來,蘇州金龍堅持自主創新,持續進行智能網聯自動駕駛技術的潛心研究,積極推進產品從“實驗場”走向“實用場”,現已獲得智能客車相關專利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10項,這些專利多數是無人駕駛領域必備的核心技術。
如今,蘇州金龍低速無人駕駛清掃車已形成訂單,無人駕駛售貨車也在常熟等多地開展了示范性運營。蘇州金龍技術中心智能網聯產品經理聶石啟介紹:“國內低速無人駕駛作業車蓬勃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前景廣闊。未來,無人駕駛作業車(售賣、物流、清掃、安防等)將成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在街道、景區、校園、商場、工廠、醫院、車站等場所,到處都能看到無人駕駛作業車工作的影子,它們會成為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
一路逐夢,勇毅向前。對于蘇州金龍無人駕駛作業車短期和長期的規劃,聶石啟表示:“近期,我們將繼續優化產品性能,不斷迭代升級無人駕駛系統,持續加大對無人駕駛作業車領域的研發投入,使其成為未來公司創新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增長點。”
時代在變,變的是需求升級與技術迭代。當前,轉型、進化、變革正成為道路運輸行業的關鍵詞,價值邏輯也在悄然發生轉變。蘇州金龍無人駕駛售貨車,將有效助力資源整合與消費體驗感的重塑,為美好生活賦能添彩。
特別推薦?上海國際客車展? ??上海國際客車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