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和環球網聯合主辦的“2024‘走讀中國’國際媒體交流項目”探訪江蘇常熟,來自埃及、烏干達、利比里亞等32個國家的33名海外媒體記者共同打卡全球最大最完備的盾構機研發制造基地——中交天和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常熟基地,近距離感受中國智造的科技力量。
活動期間,外媒記者參觀了中交天和展廳,成功貫通孟加拉國“國父隧道”(卡納普里河底隧道)的中國出口最大直徑氣墊式泥水盾構機;可實現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內進行有效救援的國際首創救援掘進機“天和一號”;世界最大直徑泥水氣壓平衡復合式盾構機、世界首創高寒高海拔、大深度、超大直徑硬巖豎向掘進機“首創號”……引發了記者們對盾構機這個“大塊頭”極大的興趣。
來自貝寧《外交標簽》的雜志創始人、主編赫利伯特-拉貝爾·阿喬維對參觀盾構機工廠表示非常震撼。他說:“我看到中國一直在努力發展高新技術,也相信中國的技術能使非洲受益!”
中交天和總經理李濤介紹,該公司年產盾構機160 臺以上(最大直徑可達18 米),大型鋼結構件5萬噸。設計制造的盾構機直徑規格從 0.8 米至 16.1 米不等,形式覆蓋 TBM、泥水、土壓、雙模、復合式、敞開式、豎向掘進、救援掘進等全系列,產品應用于國內多項重大工程,如北京東六環路改造工程使用的“運河號”盾構機、京濱城際鐵路工程使用的“京濱同心號”盾構機等。同時,該公司生產的盾構機還遠銷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萊索托王國等國家,用于孟加拉國“國父隧道”、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項目等。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