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到“綠智融合”
近年來,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體系建設的逐漸普及,我國正從“城軌大國”邁向“城軌強國”,城市軌道交通網路愈加復雜,接入站點、旅客運輸量等不斷提高,為城市軌道交通的運行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為了迎合技術進步,充分滿足不斷增長的運營需求,我國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開始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發展。
同時,為進一步落實國家“雙碳”戰略部署,城市軌道交通作為綠色環保的交通工具,在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被委以重任。要以綠色智能技術發展為目標,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效率,構筑新型交通生態系統,推動軌道交通行業實現節能降碳和綠色轉型。這也意味著“綠色”和“智慧”成為軌道交通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驅動“雙輪”,是軌道交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兩翼”,兩者相輔相成,互為融合。
為深入推進我國軌道交通高質量發展,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新一代智慧型軌道交通網絡,由城市交通網發起,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城市公共交通分會主辦的“2023中國軌道交通發展高峰論壇”將于7月5日-6日在上海舉辦。
大咖云集,碰撞思維火花
論壇將邀請來自軌道交通領域的行業領袖、專家學者、技術精英等聚焦軌道交通產業與未來發展,圍繞軌道交通融合創新與高質量發展、智能運維與技術創新、中低運量軌道交通、城際和市域 (郊)鐵路、地下工程與隧道技術五大主題具體展開互動交流,為推動城市軌道交通融合發展,構建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體系以及今后軌道交通實現智慧化數字化,提供具有科學性、前瞻性、可持續性的發展方向。
l? 軌道交通融合創新與高質量發展:聚焦軌交高質量發展、城軌建設和城市建設、綠色技術創新等新理念、新挑戰、新技術;
l? 智能運維與技術創新:聚焦5G、城軌云、車輛通信、智慧車站、智慧安檢、全自動運行、運維管理等前沿技術與趨勢;
l? 中低運量軌道交通:聚焦有軌電車、單軌交通、智軌列車等中低運量軌道交通的創新與實踐、線網規劃、技術創新、發展趨勢等熱門話題;
l? 城際和市域(郊)鐵路:聚焦市域鐵路建設與創新、多網融合研究與實踐、投融資管理模式、可持續發展等熱門話題;
l? 地下工程與隧道技術:聚焦城軌地下空間綜合開發、智慧建造與數字施工、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災害防控與應急管理等熱點話題。
形式多樣,精彩紛呈
論壇形式新穎多樣,將按照“1+5+X”活動矩陣,由1場開幕式、5場主題論壇、若干場配套活動組成。除了常規的主題論壇活動外,擬策劃多場技術沙龍、專題研討會、座談交流、發布會和推介會等,不斷提升論壇活動的豐富度,以多元化高端論壇助力軌道交通行業發展。
此外,還有同期舉辦的ARTS國際先進軌道交通技術展覽會帶來行業前沿技術展示和演繹。2023中國軌道交通發展高峰論壇與您相約上海,期待與您不見不散。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