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從2019年開始步入發展“快車道”,2022年被視作氫能及燃料電池行業的爆發元年,然而這一新能源的發展之路遠沒有想象中順利。不少布棋氫能的企業都處于起步階段,回報與投入差距甚遠。
都說行業景氣看龍頭,但隨著億華通的半年報發布,火爆全網的氫能熱度也被澆了一盆冷水:
被譽為“科創板氫燃料電池系統第一股”的億華通,其近日發布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營收2.69億元,同比增長128.53%。營收逐年增長的同時,歸母凈利潤卻在下滑,億華通凈虧損6003.85萬元,虧損同比擴大244%。
不管是專注氫能,還是跨界氫能,眾企業想要“氫”裝上陣,道阻且長。
企業盈利分外難
氫能發展一直面臨著“資本熱而市場冷”的發展境況,企業年報與半年報中涉及氫能發展項目多為虧損。
除上文提到的億華通外,跨界氫能的巨頭們也面臨虧損難題。隆基綠能子公司隆基氫能,主攻氫能裝備業務,該子公司一季度營收約5萬、虧損2千萬;佛燃能源投產的加氫站收入微薄,其氫能板塊截至2020年年底,幾乎均處于虧損的局面。
目前氫能產業仍處發展初期。生產端,氫氣的分離和提純、運輸與儲備成本都高,有絕大多數工業副產氫直接被排放。市場端,加氫站運營成本高而收入微薄、氫車當前不及純電動車市場的千分之一。氫能商業模式尚不清晰、技術瓶頸有待突破,各環節成本偏高,企業盈利模式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
不賺錢的香餑餑
氫能是年輕的行業,盡管目前還沒有邁入盈利階段,但作為一片新藍海,氫能受到國家與企業的關注與青睞。
比如隆基綠能規劃到2022年底具備年產1.5-2GW氫能裝備的能力;南網科技組建了波浪能及氫能戰略型項目團隊,并參股主營燃料電池的慧氫能源;中國石化發布氫能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加快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公司,遠期力爭成為世界領先氫能公司的發展目標,聚焦氫能交通和綠氫煉化兩大領域。據國資委統計,目前已有超過1/3央企入局氫能全產業鏈,如中石化、中石油、國家能源集團、國電投等。隨著企業,氫能技術產品在快速迭代中,氫能商業化進程不斷增進。
此外,氫能備受資本追捧,資金熱炒之下,其在A股市場上十分活躍。去年7、8月份,32只氫能概念股中僅7只錄得下跌,10只股漲超30%,個股平均漲幅26.5%,甚至有像厚普股份、致遠新能這樣的“妖股”頻現,短期內股價均漲超100%。不過概念熱度炒作后終究是“塵歸塵、土歸土”,相關個股相繼收到了監管的關注函。
隨著氫能源產業鏈不斷地搭建,今年氫能已經出現盈利跡象,據統計,共有17家氫能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實現盈利。在未來,星星之火或許可以燎原。
道路曲折但前景光明
目前看來,氫能仍值得各大巨頭持續布重棋,理由主要有以下兩點。
首先,氫能源自身具備優勢。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相比純電動車充電,加氫只需要3-5分鐘,加滿可以跑500公里以上。未來,或許“里程焦慮”可休矣。
其次,千萬級補貼政策紛紛出臺。例如北京市支持氫設施試點建設,單個項目不超過3000萬元的資金補貼;湖北對單個氫能企業年度最高獎勵1000萬元。
在如此利好環境下,一批氫能重大項目正在推進。目前中石化和中石油這兩大巨頭,不僅正在大力推進加氫站和油氣混合站,在制氫和氫氣輸運管道建設方面也在布局。中石化還投資近30億元在新疆啟動了中石化庫車綠氫項目,新建年產能2萬噸的電解水制氫廠。該項目制氫成本實現大幅降低,約1.3元/千克,制氫成本高的難題正在被攻克。
隨著企業擴大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的規模、通過技術研發攻克氫電池等產品制造中的問題,氫能將被廣泛應用,市場進一步打開。眼下,氫能是一個年輕的產業。對于參與者而言,未來可期,可這條路也沒有任何捷徑,要完全依靠自身扎實的技術儲備,在充分的市場競爭中闖出一條路來。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