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規政策
1、內蒙古發改委:電解水制氫用電算作能源消耗
近日,內蒙古發改委公布了《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能評中關于能耗強度計算咨詢》,其中提出,可再生能源(風光電)制氫項目中電解水制氫用的電應該算作能源消耗,不能做為原料用能扣減。
2行業走勢
1、第8批氫能商用車目錄環衛車第一
近日, 工信部發布了2022年第8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本批次目錄共有236款車型上榜涉及燃料電池車共有18家車企25款車型上榜,對應的有16家燃料電池汽車配套商參與配套。25款燃料電池商用車中,環衛車上榜9款,占比36%,居第一。
2、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認為,氫能產業鏈處于規模化前夕
在近日召開的一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干勇說:保守估計,2050年氫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占比約10%,2060年占比將達約15%,成為我國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氫能將納入我國終端能源體系,與電力協同互補,共同成為我國終端能源體系的消費主體,帶動形成十萬億級的新興產業。
3、氫能將成為北京昌平發展先進能源產業的主要支撐
9月17日, 2022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在北京昌平未來科學城開幕。在昌平區政府牽頭舉辦的“打造‘互聯網+’智慧能源谷”分論壇上,18個能源領域重磅項目集中簽約,其中包括3個氫能項目。昌平區已經在制氫、儲氫、燃料電池、加氫站、氫安全測試、氫能應用等方面形成全鏈條的布局優勢。
4、《氫氣展望2022》:到2030年氫能項目投資需達7000億美元
2022年9月,國際氫能委員會發布的一份新報告內容稱,加大對工業級規模的氫能項目投資遠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緊迫。《氫氣展望2022》是麥肯錫協作完成的。報告中強調,從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已公布680個大型氫能項目提案,直接投資總額達2400億美元。自2021年11月以來就增加了50%。
3企業動態
1、巴拉德與通用氫能將在氣體擴散層等方面緊密合作
9月15日,巴拉德動力系統有限公司與深圳市通用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氫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及應用等方面開展緊密合作,共同推進中國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
2、旭陽集團定州園區氫能源焦炭運輸車輛批量投入使用
近日,中國旭陽集團有限公司定州園區通過招標首批引入10輛氫能重卡投入使用,承擔向集團某重要客戶(位于河北辛集市一家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焦炭運輸任務。
3、金山能源成立合資公司從事氫能儲能項目開發
金山能源公告,于2022年9月21日,公司全資附屬公司金山新材料與呼和浩特惠則恒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訂立協議,雙方將在中國呼和浩特成立合資公司,從事氫能儲能項目開發,技術及產品的引進、推廣等業務。合資公司由金山新材料及中方分別擁有70%及30%權益。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000萬美元。
3國際視野
1、奔馳發布液氫重卡
梅賽德斯-奔馳卡車在漢諾威2022國際汽車工業協會運輸展上展示GenH2液氫重卡。載重25噸,將攜帶兩個80公斤(每個40公斤)液氫儲罐,燃料電池系統配備2個功率達150千瓦的電堆,行駛里程達到1000公里以上,此外電池將臨時提供額外的400千瓦。
2、三方合作到2025年將真正零排放的客運航班帶到丹麥
DAT、Everfuel和universal hydrogen三方簽署了一項協議,通過在2025年底之前實現使用清潔氫氣的完全零排放飛行,改變丹麥的區域航空。這三家公司將結合各自在飛行操作、氫燃料生產、氫物流和飛機推進方面的專業知識,在丹麥的DAT航線上投入使用氫動力ATR 72-600支線飛機,目標是到2030年將DAT的所有國內航班轉換為真正的零排放航班。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