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翠亨新區產業發展再迎新力量。當天上午,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揭牌成立,落戶翠亨新區,這是中山市首個以氫能源產業為主題的產業技術聯盟。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喜瑪拉雅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中山西灣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等首批23個聯盟會員單位共同見證聯盟成立。該技術聯盟成立后,將以提升中山市氫能源產業整體發展為目標,推動氫能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應用示范推廣在中山、翠亨新區落地。
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揭牌運作。
搭建中深氫能產業鏈
在推動氫能產業發展過程中,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將強化聯動大灣區氫能產業資源,為中山氫能產業發展引入更多資源和力量。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產業協同發展,對接深圳、廣州、佛山等地的氫能產業、科研院所、平臺機構,實現全產業協同發展鏈。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參與了《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手冊制定工作。9月23日,在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成立當天,翠亨新區產業發展局與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在相關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整合深中兩地氫能產業技術資源,加快搭建和完善中深氫能產業鏈條,推動產業協同發展,共同研究謀劃“深中產業拓展走廊”建設向縱深發展。
翠亨新區產業發展局與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深圳市氫能與燃料電池協會秘書長張祎瑩表示,深中兩地在氫能產業發展方面一直保持著較為密切的關系。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成立后,兩地氫能產業NGO的交流與合作將進一步密切,推動深中兩地延長和補強氫能產業鏈,形成更強的集聚效應。
此外,中山西灣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也與深圳前海恒邦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綠色基金引導作用,加大綠色金融領域開展合作,通過產業基金投資引導“以投促引、以投促產”,扶持及幫助中山市內氫能產業做大做強,將優質產業資源導入中山,推動深中兩地氫能產業發展。
中山氫能產業加速“串珠成鏈”
作為全球的新興能源產業,氫能源產業備受關注。在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氫能是前瞻謀劃的六大未來產業之一,在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下,國內氫能產業發展將進一步提速。
中山市有著氫能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有國內最早一批氫燃料電池行業企業。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成立后,有望引領中山氫能產業發展壯大。從聯盟成員單位來看,首批23個聯盟會員單位包括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中國石化廣東石油分公司、明陽智慧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大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喜瑪拉雅氫能科技有限公司、江龍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西灣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前海恒邦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等科研單位和行業龍頭企業,涉及科研、氫能制儲、裝備制造、應用場景、綠色金融等領域,基本涵蓋了氫能產業的主鏈條。
2021年8月,國家多部門批復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為首批示范城市群之一,中山市名列其中。近日,廣東省印發《廣東省加快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以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云浮為重點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走廊。
在中山層面,今年以來在氫能產業布局接連取得突破,中山在全市統籌布局了光電與智能終端、健康醫藥、清潔能源與智能裝備、科創與總部經濟等首批十大主題產業園,當中清潔能源與智能裝備產業園落在翠亨新區橫門工業園及南區。
此外,多個重點項目先后落地。
今年1月,位于翠亨新區的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1.5噸氫液化器順利出口,實現國內氫液化出口產品“零的突破”。
6月,中山先進低溫技術研究院項目在南區奠基動工。
同月,中科富?!熬C合氣體島”項目在三角鎮動工,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涵蓋氦氣、氫能源、電子特氣及空分裝置的綜合氣體島,也是中山首個氫能供應基地。
8月,翠亨新區與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簽約共建“中山碳中和技術與綠色產業協同創新實驗室”,圍繞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合作。
此外,今年8月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屬新能源板塊廣東區域總部企業落戶中山東區街道。中山氫能產業正加速在中山“串珠成鏈”。
打造氫能產業創新高地,翠亨新區壯大“X”產業
在中山市氫能源產業發展技術聯盟首批會員單位中,不乏來自翠亨新區的科研單位和企業,其中包括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中科賽凌(中山)低溫設備有限公司、廣東明陽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翠亨能源有限公司、中山西灣投資控股發展有限公司等。
如果從產業鏈條環節來看,目前翠亨新區轄區內已聚集了涵蓋了從科研、裝備制造、應用和綠色金融等全鏈條產業資源,成為目前中山氫能產業鏈條最齊全的區域。
專家學者在氫能產業研討會上作主題演講。南方拍客 供圖
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將是翠亨新區乃至中山發展氫能產業的一股重要力量。該研究院是清華大學直屬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目前研究人員超過500人,主要從事環境類科研創新活動,專注于碳中和技術轉化與綠色金融創新。近年來,該研究院多次參與廣東省生態環境、碳中和、綠色金融領域相關規劃、科研以及實務項目的規劃實施。目前該院已與翠亨新區共建了“中山碳中和創新實驗室”,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轉化。
此外,中科富海是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工程技術的成果產業化公司,也是氫能產業的領軍企業。2017年,在完成中科院理化所大型低溫科研成果的工程化設計后,中科富海將生產基地落戶中山翠亨新區,并成立中科富海(中山)低溫裝備制造有限公司。
翠亨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朗街道黨工委書記張會洋表示,目前翠亨新區已初步形成了一條從上游制氫到中游儲運到下游應用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鏈。接下來,新區還將在橫門片區布局新能源產業,積極納入中山市清潔能源與智能裝備主題產業園范圍,打造氫能產業創新高地。
翠亨新區今年已提出加快構建“4+X”的產業發展體系,其中“X”指未來產業。張會洋主任指出,目前,新區正積極搶抓新一輪能源革命發展機遇,明確將氫能源和“雙碳”定為新區主要的未來產業 。
近日,翠亨新區“十四五”發展規劃發布。按照規劃,未來,翠亨新區將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制造,加快培育氫能制儲、加運、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的產業協同發展鏈。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