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聚焦二十大報告,協鑫集團董事長朱共山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要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目前應該解決的是儲能和氫能兩個板塊,目前國內光伏產業和風電不論技術、制造、份額都已經走到全球第一。
朱共山認為,儲能端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材料和裝備,如果材料、熱管理系統和功率區間的問題解決了,儲能端有希望快速發展。“氫能這塊,在最近的2~3年內,每立方的電耗已經從8.5度電降到了4.3度電,下一步還會有大幅度的下降空間。”朱共山表示,現在氫能產業發展的核心是要控制成本,隨著硅、風電等技術進步,降本預期將很快得以實現。
“在價格降下來的同時,我們也要強調科技革命和技術創新。”朱共山表示,“在儲能技術沒有發展完備以前,我們的風、光再強,還是需要火力發電來挑起大梁。目前大家都在專注于技術儲備和技術攻關,等到綠色電力(風、光、儲)成本同時降下來以后,能支撐新型能源體系大規模發展。我們有信心,在十年以后,清潔的新能源將變成未來能源主力軍,化石能源起到輔助的作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