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國能建公告稱,為助力公司“30·60”戰略目標落地,構筑新能源、新基建、新產業“三新”發展平臺,公司正在籌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擬將募集資金用于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綜合能源項目,包括光伏、風電、氫能、儲能等新能源一體化、專業化項目,新能源工程施工項目、新能源重大裝備采購,以及生態環境治理、新型基礎設施等項目。據悉,本次募集資金總額在人民幣150億元以內。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最終以經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批準及國務院國資委批復、本公司證券上市地的證券監管機構核準的方案為準。
近年來,中國能建頻頻動作,大力推進新能源電力資產投資布局、進軍儲能/氫能等,戰略性重視布局低碳能源產業。
2021年11月公司公告擬投資50億元成立中能建氫能源發展有限公司。
2022年3月,中國能建浙江火電中標兩個氫能示范工程項目——慈溪氫電耦合直流微網示范工程和縉云水氫生物質近零碳示范工程。
2022年前三季度,中國能建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17.26%,兩年CAGR+30%,三年CAGR+25%。占比95%的工程建設行業中,傳統能源1970億元同比增長21%(占28%),新能源及綜合智慧能源2669億元增108%(占38%)。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能建是一家為中國乃至全球能源電力、基礎設施等行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全產業鏈服務的綜合性特大型集團公司,具有集規劃咨詢、評估評審、勘察設計、工程建設及管理、運行維護和投資運營、技術服務、裝備制造、建筑材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中長期看,公司重點發力新能源投建,在建風光新能源項目37個,在建風光裝機4.8GW,累計獲取風光指標 22GW,五年再造新能建思路清晰,成長邏輯有望持續兌現。同時,公司掌握新能源產業政策一手資料和項目開發先機,在新能源電力接入和消納方面具備豐富經驗,在源網荷儲和多能互補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雙碳背景下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于國家新能源發展進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