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節剛過,氫能繼續紅火之勢。本周涉及氫能的有10項政策發布,9項重要的招中標項目發布,另外有7個重要簽約項目。在這一周,我國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領域也熱取得了巨大進展。
政策:常州和長沙最給力
這一周,給人的最大的印象是,氫能突進已經具體到市,以市為重心制定更符合市級環境和實際情況的規劃與政策。長沙市在綠氫制備方面沒有提出過高期望值,但是依托三一和中聯重科的機械優勢,將目光聚焦在氫能領域的工程機械,決心打造氫燃料工程機械制造產業園。
1月29日,常州市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新能源之都”計劃,并提出了十條相關政策,其中對新能源研發創新予以重獎。在常州市武進區也隨之公布了新的獎勵措施。
項目:國富氫能放的衛星很好看
這一周之內,無疑常州項目是簽署最集中的地方,在1月31日,8個項目,超13億元的項目簽約。不過國富氫能在同一天也同樣吸引眼球,它和沙特簽署的綠氫生產合作協議,是中國能源之后第二家在海外進行氫能大項目的企業。中國氫能企業走出去,這本身就是一個可喜趨勢。
另外也有4個中標項目,5個招標項目公布,有意投標的企業一定不要錯過時間。
企業:固體氫燃料電池取得重大進展
2月1日,25kW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熱電聯供系統產品下線。這一項目既是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新突破,也是氫燃料電池在熱電聯供技術中的新突破。這一項目由華清能源生產該套系統是在國家“97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支持下,由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領銜完成。
些年來,分布式電站由于其成本低、可維護性高等優點,已經漸漸成為世界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SOFC發電的排氣溫度很高,具有較高利用價值,不僅可提供天然氣體重整所需熱量,而且可以用來生產蒸汽,更可以和燃氣輪機組成聯合循環,非常適用于分布式發電,且呈現發電效率高,低污染的環境效益。
這套系統由25kW主機發電系統和1kW自備燃料電池系統組成,技術水平比肩國際。通過利用工業副產氫進行發電供熱,建立工業園區綠色供能的微型網絡,滿足工業園區在能源供給側改革方面的需求。未來,該系統可以在居民小區、大型商超、學校、工廠、數據中心,以及醫院等作為熱電聯供備用電源使用,也可以在特殊地域,如野外科考基地、偏遠邊防駐地等復雜環境下使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