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規政策
1、國家能源局公布華能氫氣站違規案例
3月20日,國家能源局公布三起安全生產監管典型執法案例。其中一項案例涉及氫能違規。這起違規案例就是國家能源局華中監管局對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井岡山電廠行政處罰案。這家電廠因沒有將危險標識貼在氨氣管道上、氫氣管道安裝不合規、有爆炸風險的氫站電氣不防爆三項問題,被處罰。
2、《中國耦合CCUS制氫機遇》發布
3月17日,在第七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國際論壇上,《中國耦合CCUS制氫機遇》中文版報告在京正式發布。報告由國際能源署和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合作編制,深入分析了氫能與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機遇,比較評估不同制氫路線的經濟性和生命周期排放,并提出未來CCUS與氫能發展的相關建議。
2 企業動態
1、中石油成立新機構擬加快氫能等領域科研攻關
中石油集團官網3月20日披露,3月15日,大慶油田與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合作建立的新能源聯合研發中心揭牌。希望借助這次揭牌儀式為契機,在氫能、智能微網、地熱等領域加快科技攻關和成果應用轉化,為國家提供更多更好的清潔低碳可再生資源。這是中國石油首家新能源聯合研發中心,標志著兩家單位在新能源技術領域開展了深入的“產、學、研”合作。
2、新研氫能實現金屬板電堆-47℃無助低溫冷啟動
新研氫能研發團隊在863首席專家齊志剛博士帶領下,在相繼實現金屬板電堆-30℃和-40℃無助低溫冷啟動的基礎上,于2023年3月實現了-47℃無輔助熱源條件下的低溫冷啟動!-47℃是目前國內外所報道的最低無助冷啟動溫度,證實了金屬板電堆優良的低溫環境適應性,標志著在低溫冷啟動技術方面中國已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3、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順利下線
近日,國內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在制造基地順利下線。該款氫燃料混合動力鉸接輕軌車以“氫燃料電池+動力電池”為動力源,中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生產的供氫系統為該列車輛注入“綠色動力”。經估算,該車運行一年可減少約40噸碳排放,相當于種植2185棵樹。
3 行業大勢
1、國內首臺摻氫HA級重型燃氣輪機在廣東惠州吊裝成功
3月13日,廣東能源集團惠州大亞灣石化區綜合能源站項目1號機組燃氣輪機順利吊裝就位,是國內首臺完成吊裝的摻氫HA級重型燃氣輪機,標志著該項目全面進入設備安裝階段,全力沖刺項目今年實現全容量并網投產的目標。
2、深圳大學聯合研究成果入選“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近日,科學技術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了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深圳大學聯合四川大學謝和平院士團隊研究成果“全新原理實現海水直接電解制氫”成功入選。謝和平院士領導的團隊攻克了長期困擾海水制氫領域近半世紀的重大難題,開創了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的全新原理與技術,取得了重大原創突破。
3、國內首個超高壓儲氫瓶項目將落戶湖北襄州
3月21日,在“資智匯襄 共創輝煌”2023襄陽引資聚才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投資20億元的藍谷130兆帕Ⅳ型大容量復合材料氫瓶項目簽約落戶襄州。據悉,該項目將填補國內生產超高壓儲氫瓶的產業空白。
4、江蘇江陰雙良綠電制氫裝備項目即將投用!
近日,在雙良綠電制氫裝備項目施工現場,利用風電、光電等綠色電能,把水通過電解方式制造氫氣的新廠房正在加緊建設。據了解,該項目位于臨港開發區利港街道,新建廠房及附屬建筑近9000平方米,目前主體結構已正式封頂,正在進行外立面安裝,預計今年4月底竣工。
4國際視野
1、英國2023年財政預算向藍氫和核能制氫“打開大門”
3月15日,英國財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宣布為碳捕獲、利用和儲存(CCUS)技術提供200億英鎊(240億美元)的資金。據英國媒體報道,亨特的預算給氫能帶來了希望,該預算意味著,2023年英國財政將向藍氫和核能制氫“打開大門”,氫能產業將獲得更多支持。
2、荷蘭政府計劃在2031年前建立大規模海上氫氣生產
3月20日,荷蘭政府透露計劃在2031年前建立大規模海上氫氣生產,利用瓦登群島風能區北部的風電場,建立約500兆瓦的電解能力,并計劃在2031年左右投入使用。政府正在進行一個較小的試點項目,其容量為50-100MW的電解槽,為500MW的項目鋪平道路。
3、Fusion Fuel獲360萬歐元開發綠氫動力項目
Fusion Fuel 3月20日獲得了來自葡萄牙政府的進一步資金支持,共計360萬歐元(440萬美元),用于開發1兆瓦分散式綠氫動力項目。該項目計劃與Galp共同開發,旨在成為探索分散式綠氫生產用于動力應用的基準,該地點位于葡萄牙和西班牙邊境上,是兩國之間主要貨運走廊之一。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