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政策
1、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 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等
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意見;部署加快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
2、《內蒙古自治區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發布
5月4日,內蒙古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公布了《內蒙古自治區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其中氫能方面指出:提升電力熱力能源供給靈活性。加快新型儲能規模化應用,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
企業動態
1、海馬與豐田合作的樣車下線
5月4日,海馬汽車公告,與豐田合作打造的氫能乘用車7X-H現已完成工程設計,于4月底成功試制下線,爭取于2023年第四季度開展小批量示范運營。這是豐田在國內首個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合作項目,也是豐田第一次向國內乘用車廠商供應氫燃料電池系統。
2、滿電未來氫能兩輪車正式亮相
5月5日,上海滿電未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永久出行”品牌運營商,攜自主研發的出行創新產品——氫能兩輪車亮相,宣告正式進入氫能應用領域。搭載全球領先的固態儲氫技術,續航里程高達100公里以上。
3、寶武清能與中國能建山西院簽約,在氫能等領域開展合作!
近日,寶武清潔能源有限公司與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山西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簽署合作框架簽約。此次合作協議的簽訂,標志著雙方將在風電、光伏、氫能等新能源資源的普查發掘以及能源新業態項目投資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實現企業協同合作,共贏發展。
4、陜西首臺1000Nm3/h高活性電極電解槽在榆林首發
5月4日,陜西省首臺1000Nm3/h(標方每小時)高活性電極電解槽在榆林首發。采用陜西華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高活性、高穩定性鎳基合金析氫電極,相比于市場通用析氫電極,單位時間制氫量可提升10%左右,對推動榆林市乃至全省氫能產業發展和高端裝備制造具有重大意義。
5、太鋼液氫專用不銹鋼供貨達900噸 國內市場占有率100%
日前,太鋼完成一批液氫專用不銹鋼訂單交付,用于國內某重點氫能項目建設。這是自去年該產品批量投放市場,中標某亞洲最大氫能源項目之后,又一次完成國內重點氫能項目的供貨。截至目前,太鋼已累計實現液氫專用不銹鋼供貨900噸,與行業龍頭及重點企業全部形成了合作,國內市場占有率100%。
6、未勢能源攜手長城汽車,助力巴西氫動力交通建設
近日,長城巴西與圣保羅州政府簽署“氫能合作開發備忘錄”,雙方將在中巴兩國積極倡導在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源和氫能等領域相互投資、研發和創新合作戰略合作框架下,共同推動氫動力交通運輸可行性研究。
7、海卓科技與俄羅斯客戶簽署框架協議
近日,海卓科技與俄羅斯客戶簽署了一份框架協議,海卓科技將為俄羅斯客戶提供燃料電池技術、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雙方將共同開拓俄羅斯以及全球市場。同時,雙方完成了首批200kW燃料電池系統訂單的簽署,正式開啟交通領域清潔化的合作。
8、瀚銳氫能液態有機儲氫供氫示范項目用地簽約
4月27日,瀚銳氫能與佛山市南海區丹灶鎮土地資源開發公司就液態有機儲氫供氫示范項目用地正式簽署合同。供氫示范項目是液態有機儲氫材料產業化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瀚銳氫能在液態有機儲氫材料產業化戰略框架下,在南海區落地實施的首個應用示范項目,主要方向是建設液態有機儲氫脫氫一體化示范站。
行業大勢
1、總投資174億元!康保制氫子項目預計年底前完工
日前,康保張家口風電光伏發電綜合利用(制氫)示范項目,正提速“向陽而生”。該項目總投資174億元,包括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的6個光伏子項目、總裝機容量150萬千瓦的7個風電子項目,及綠電制氫子項目。預計6月底前全部實現并網發電;制氫子項目預計年底前完工。
2、國內首套使用國產連續型換熱器的氫液化系統開車成功
近日,由航天氫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國產首套使用連續型正仲氫轉化換熱器的氫液化系統一次性開車成功,穩定產出液氫,包括控制系統、催化劑、連續型換熱器等核心部件均實現國產,該系統是中國航天自2020年以來第三套研制開車成功的民用氫液化系統。
3、北京大興10輛氫能源公交車上路
5月5日,北京市大興區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正式“上崗”,全部投放給興40路車隊。加氫10多分鐘可續航約400公里。興40路每輛公交車日均行駛里程約220.5公里,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投用后,1年的行駛里程總計將超過80萬公里。
國際視野
1、韓國與14家企業簽約,保證2000輛氫動力巴士上路
日前,韓國政府與包括三星、現代和SK集團在內的14家公司以及12個地方政府簽署了一項商業協議,致力于在2026年前實現韓國2000輛氫動力通勤巴士上路計劃。截至2022年底,韓國共有283輛氫能公交車投入運營,但尚未上路長途客運通勤巴士。
2、Nel落戶密歇根州,和通用汽車合作打造新的4GW制氫工廠
電解槽生產商Nel首席執行官Hakon Volldal表示,Nel將在底特律生產電解槽,年產能達4GW,是世界最大電解槽工廠之一。該新工廠的啟動和運行預計將花費3.5億美元。2022年11月,Nel和通用汽車宣布,雙方將共同努力,為氫氣降本。新工廠可能在2025年或2026年投入運營。
3、54家氫能企業和組織簽署致美國政府書:氫能稅收抵免不能再有額外要求
美國54家和氫能相關的公司和組織,包括電解槽生產商、項目開發商和用戶,及美國有影響力的商會,已簽署致美國政府的信件,在信中,這些公司和組織呼吁美國即將出臺的綠氫規則中不能包括額外生產條款。額外性是指只有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才能為生產綠氫的電解槽提供動力。據最近的分析發現,允許綠氫生產商利用現有的可再生能源可能會使總排放量增加5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