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由廣東省安全生產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作為主要編制單位參與的廣東省地方標準——《制氫加氫一體站安全技術規范》(DB44/T 2440-2023),經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于8月3日正式發布,將于2023年11月30日開始實施。
《制氫加氫一體站安全技術規范》創新性地給出了一體站的等級劃分,給出了一體站廠房內、室外制氫設備、室外或罩棚內的儲氫容器或瓶式儲氫壓力容器、加氫機、氫氣壓縮機間、撬裝式氫氣壓縮機組、氫氣設備放空管等設備設施的爆炸危險區域分級范圍劃分。
在充分吸納文獻資料、調研省內一體站實際情況和科學模擬評估后給出了一體站的站內工藝實施間及工藝設施與站外建(構)筑物之間的防火間距。另外在標準中規范了儲氫容器、制氫加氫一體站等6個術語與定義。
對一體站的等級劃分、火災危險類別、爆炸危險區域等進行了界定,對重大危險源辨識、評估和管理提出要求。
對“水電解制氫系統”“純化系統”“壓縮機”“儲存系統及設備”“加氫機”和“管道及附件、臨氫材料”的基本工藝設備技術、安全要求進行了規定。
對“緊急切斷和泄放裝置”“報警裝置”“供配電設施”“建筑設施”“通風設施”“消火栓”“滅火器”和“防雷、防靜電措施”的基本設置進行了規范。
對一體站的加注作業、人員培訓、防爆等日常安全管理進行了規范。
《制氫加氫一體站安全技術規范》的落地實施,為政府部門的安全監管提供了科學依據,為建設運營企業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指導,將極大地助推廣東省氫能推廣應用及高質量發展。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及加氫站技術設備? ? ? ?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現場參觀報名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