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氫能展獲悉,3月13日,長沙經開區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外的三一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一輛氫能源汽車在進行加氫測試。
3月13日,三一智聯重卡產業園,一輛白色車身的氫能重卡駛入三一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工作人員手持探測儀,確認儲氫瓶無泄漏情況后,開啟加氫槍為車輛注入氫氣。
該站于去年9月啟動建設,目前已基本建成,主要服務氫燃料車下線調試和車輛運行測試,是國內最大的綠電制氫加氫一體站。在這里,每公斤氫氣為35元。根據測算,這個價格下,一輛傳統燃油重卡的能耗成本與氫能源重卡基本持平。
加氫加油一個價是如何做到的?未來氫燃料車是否可持續運行?
制氫加氫一體化,把價格“打”下來
該站點地下,鋪排著許多輸氫管道。這些管道將制氫區、儲氫區、加氫區相連接,空間不大,效率卻很高。
這是三一氫能有限公司建成的第二座制氫加氫一體站。該站總投資3700萬元,整站采用集約化設計,占地面積約6300平方米,制氫能力為2000標方/小時(180公斤/小時),標準加氫能力為2000公斤/天。24小時滿負荷運行時,每天可滿足100輛以上氫能源汽車加注需求,服務能力在業內遙遙領先。
加氫加油一個價,是氫燃料汽車大規模普及的前提。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大多數加氫站氫氣價格高于油價,致使氫燃料汽車缺乏經濟性。
氫氣價格為何“打”不下來?據了解,國內建成的加氫站中,約95%是外供氫加氫站,即通過管束拖車、管道、液氫罐車等方式將氫氣輸送至加氫站后使用,氫氣運輸成本高企。加之多數加氫站規模較小,設備折舊和人工成本較高。
近年來,我國大力扶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了京津冀、上海、廣東、河南等五大氫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通過政策補貼,讓部分地區實現氫油同價。
“氫氣價格在30元/公斤以內,氫燃料汽車才比柴油車有競爭力。通過技術升級,我們的制氫成本已經低于30元/公斤,這意味著不依賴國家補貼,就已具備氫燃料車輛可持續運行條件。”三一氫能加氫裝備所所長王志民表示,制氫加氫一體化可省去儲存、運輸的麻煩,極大節約成本,有助于氫交通運營場景商業化。
據介紹,該站堿性電解槽等核心設備實現自主研發,設備自研率達到68%。運行的電能主要來自光伏發電設備,碳排放大幅降低。目前該站還未對外開放,主要供三一集團內部各類氫能源設備使用。
推廣示范應用場景,仍需政策托舉
眼下,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氫能產業創新應用示范工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可在城市公交車、物流配送車、環衛車等公共服務領域,試點應用氫燃料電池商用車。
湖南裝備制造產業發達,包括三一在內的頭部企業正搶抓這一機遇,積極布局氫能源商用車賽道,打造更多基于交通運營的綜合應用場景。
業內普遍認為,如何更規范、安全地使用氫能源,仍需要政策托舉。比如,目前氫氣仍屬于危化品,在我國大部分地區,綠氫制備被歸屬到危化品生產領域,不允許在非化工園區建設制氫加氫站,氫能應用場景還不夠多。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有委員建議,加快實現綠氫制備松綁,研究制定國家層面統一的綠氫制備相關政策法規,明確綠氫生產不需要取得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許可。允許在化工園區外建設電解水制氫等綠氫生產項目(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制氫)和制氫加氫一體站。
“氫能交通可持續運營節點已經到了。”王志民介紹,全公司計劃用5年時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全球領先的氫能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特別推薦: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參觀報名??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展展位預定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