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地鐵8號線作為即將開通的新線路,“四新”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今天蘇小鐵就給大家劇透下,8號線的部分黑科技
一款高科技的“城軌車輛智能巡檢機器人”,即將在8號線的檢修庫地溝內“上班”,它正悄然改變著傳統的車底檢修作業方式。智能巡檢機器人將取代人工,完成復雜的檢修作業。
這款機器人集自主移動、圖像識別、智能判斷等功能于一身,能夠對列車車底的關鍵部件進行精確檢測,及時發現并報告異常情況。
它的出現,不僅大大提高了檢修效率和準確性,還大大降低了人工檢修的風險和勞動強度。城軌車輛智能巡檢機器人在8號線的廣泛應用,標志著蘇州地鐵在智能化檢修領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位于黃天蕩控制中心的“江蘇首例水晶通信機房”,以其獨特的全透明設計,成為了蘇州地鐵8號線工程的一大亮點。機房內,復雜的通信設備和運維過程一目了然,運維人員仿佛擁有了透視眼,能夠迅速識別并解決潛在的故障問題,從而大幅度提升了運維效率和響應速度。
傳統的下走線布局容易造成線纜混亂,發生誤碰,而上走線全透明可視化機柜設計則通過合理規劃線纜路徑,減少了這一風險,提高了機房的整體穩定性,降低了設備誤碰幾率。全透明機柜外板材料具有出色的抗老化、防火性能,并且不易變色變形,不僅保證了機房的長期穩定運行,也為數據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這一創新舉措,不僅彰顯了蘇州地鐵“精工細作,精益求精”的建設理念,更為未來的智慧軌道交通運維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消防安全方面,8號線同樣走在了前列。8號線開通后,將是蘇州地鐵首次全線采用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的線路。該系統具有兩大明顯的優勢。
一是滅火速度快。與傳統氣體滅火相比,以熱噴試驗為例,過火面積為1平方米,使用氣體滅火一般用時要兩至三分鐘,而高壓細水霧滅火實測用時56秒,速度相當于氣體滅火的兩到三倍。
8號線一系列創新技術的應用,如同“隱形的守護者”,默默守護著每一位乘客的出行安全,也大大提升了地鐵維保效率。在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不斷深入,相信這些“隱形守護者”將繼續為蘇州地鐵的繁榮發展貢獻更多力量,讓每一位乘客都能享受到更加安全、便捷、舒適的出行體驗。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