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展消息 在10月26日舉辦的世界頂尖科學家物質科學大會上,中國中車集團中車成型科技(青島)有限公司總經理史磊表示,軌道交通發展史就是材料的演變史,中國高鐵主材料從碳素鋼到不銹鋼,再到現在復興號高速列車車體主材料鋁合金,經歷了多代更迭。未來,面對更高時速等級的高速列車,勢必需要一種全新材料來實現軌道交通裝備主材料的升級,碳纖維復合材料憑借優異的性能成為軌道交通裝備升級的絕佳解決方案。
碳纖維被稱為工業黑黃金,是一種碳含量在95%以上的無機纖維,具備耐高溫、耐腐蝕、可設計性強的優點,強度是鋁合金的5倍,密度只有鋁合金的2/3。此前,碳纖維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體育用品等少數領域。近年來,隨著設計與制備技術日趨成熟,碳纖維復合材料也逐漸成為輕量化需求迫切的新能源汽車以及軌道交通領域的熱點。
史磊表示,全球軌道交通制造商紛紛針對碳纖維復合材料展開研究,國外在碳纖維應用上起步早,技術強,但就目前而言,全球仍然沒有實現碳纖維在軌道交通車輛上的批量化應用,而且缺乏相關的技術標準。
今年6月,全球首列用于商業化運營的碳纖維地鐵列車“CETROVO 1.0碳星快軌”在青島正式發布。該列車由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為青島地鐵1號線研制,較傳統地鐵車輛減重11%,運行能耗降低7%,全生命周期檢修成本降低22%。
史磊表示,碳纖維在軌道交通領域應用雖然已經取得階段性成就,但是規?;瘧萌悦媾R一系列關鍵問題亟待解決?!翱偟膩碚f就是用不起、用不好、不敢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全流程制造成本較高,存在碳纖維單一材料應用以及金屬材料設計固有思維難題,且缺少碳纖維復材全生命周期整體評價手段和標準。我們經過深入研究,已在次承載結構部件上初步突破這三大瓶頸,相關產品已具備批量化應用條件。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還需針對軌道交通裝備運營工況及各典型部件的載荷及服役特征,開發專用的高性能、低成本阻燃-增韌-快速固化樹脂,攻關大絲束碳纖維低成本應用技術,以進一步推動碳纖維復合材料在軌道交通領域的規模化應用。”
熱固性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在使用過程中也面臨著回收困難的挑戰。史磊表示,目前碳纖維復合材料回收方式主要為物理回收、熱解回收、化學回收,存在成本高、效率低的問題。未來,將加大熱塑性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研究,充分發揮其可焊接、可回收的性能優勢,努力實現軌道交通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碳中和。
“列車輕量化是助力軌道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的有效方法,若‘十五五’新增動車組和城軌車輛次承載結構部件全部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部件替代,運營一年節約的用電量相當于3個中型火電廠全年發電量,可為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提供有力支撐?!笔防谡f。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