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獨墅湖項目《一種隧道防水材料鋪設裝置應用》獲得國家專利授權,連宿高速公路項目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依靠科技創新提質增效,經濟效益顯著……這是中鐵二十局一公司全面加強科技創新結出的碩果。
近來年,該公司堅持以“科技興企”戰略為引領,通過與高校科研合作、外委技術培訓、科技交流、導師帶徒、科技攻關等載體,給技術人才搭建科技能力提升的創新平臺,確保科技創新成果源源不斷,并加快成果轉化、推廣,多舉措打好科技創新賦能“組合拳”,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
該公司高度重視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推出人才梯隊化管理舉措,加大科技投入、出臺各類技術人才激勵政策,全方位打造專業骨干力量,開展專家、科技帶頭人、青年科技拔尖人才評選活動,同時通過傳幫帶、導師帶徒等方式,給各類技術人才壓擔子、派任務、找課題,強力推行科技人才末位淘汰制,不斷優化各級專業人才和年齡梯次,為企業高質量儲備技術人才保障。
“我們在申張線滬寧橋項目鋼橋面采用毫米級3D攤鋪系統,在連宿高速公路項目橋面施工中引進三維激光橋面鋪裝技術,這兩項工藝的應用,與傳統攤鋪相比,保證了施工質量,施工人員節約一半,施工工效節約一半以上,對公司今后同類工程起到了示范作用。”該公司施工技術管理部負責人說。
該公司蘇州獨墅湖項目組建技術骨干攻堅團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對水下大體積混凝土的抗滲抗裂進行專項研究,成功攻克了河道內粉砂地層地連墻施工中易塌孔,結構砼收縮裂紋導致滲水等難題。他們還創造性地提出“坑中坑型鋼腰梁優化替代混凝土腰梁”“CO型鎖口管優化代替鋼筋混凝土擋水墻”等多項方案優化措施,以及混凝土裂縫控制技術等10多項新技術應用,既加快了施工進度和規避了質量通病,又實現了綠色環保施工。
“科技創新是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建造優質的建筑產品,形成競爭優勢,提升企業的品牌競爭力,才能激活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優質引擎。”該公司負責人講道。
據悉,3年來,該公司大力實施科技興企戰略,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57項、國家及省部級工法7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2項,科技成果的運用產生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企業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