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杜娟(左二)與研發人員在討論盾構機研發制造情況。
足跡再現
2014年5月10日,在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盾構總裝車間,習近平總書記通過模型了解盾構機整體構造和工作原理,然后登上一座85米長的盾構機裝配平臺,察看了裝配情況。他指出,要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搭建創新服務平臺,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努力實現優勢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5月22日上午,在位于鄭州的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裝備”)國家TBM產業化中心高大的廠房里,出口以色列的直徑7.54米的“中鐵1110號”土壓平衡盾構機和應用于徐州地鐵3號線項目的“中鐵1156號”盾構機已完成設備驗收,正在拆機發運。
“總書記是2014年5月10日來中鐵裝備視察的,那時我36歲,任總工剛一個月,心里還有一絲茫然??倳泚淼搅宋覀児?,提出了推動‘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給我們指明了方向。”時隔8年,中鐵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對向總書記匯報的情形記憶猶新。當時,她作為技術代表,在現場向總書記匯報了隧道掘進機的工作原理。
“2014年,我們剛剛把技術攻關了8年的地鐵用盾構機量產,在產品數量上達到了國內第一、世界第二。總書記來視察,不僅給我們巨大鼓勵,還為中國制造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敝需F裝備黨委書記、董事長趙華告訴記者,8年來,中鐵裝備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持續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搶占世界隧道掘進機技術制高點,推動一批開創性、奠基性產品和項目落地。
從2014年至2021年,中鐵裝備新簽合同額增長了5倍,新簽訂單數增長了3.8倍,盾構機產量增長了5.3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產品遍布國內各地,并遠銷法國、意大利、丹麥、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我國起步最早、擁有專利技術和標準最多、產品門類最全、市場占有率最高、產品出口國家最多的盾構行業領軍企業。
8年來,中鐵裝備瞄準隧道掘進技術與裝備行業的核心技術、基礎共性技術、應用關鍵技術與先進建造工法等領域,堅持自主創新、產學研用相結合,形成16項國際領先技術,成功研制出世界首臺馬蹄形盾構機、世界最大直徑硬巖掘進機等一系列填補國內外空白的產品。2021年,中鐵裝備攻克了千米豎井掘進的世界難題,首次實現了“打井不下井,智能掘進”;針對高原高寒極端環境施工研制的世界首臺雙結構硬巖掘進機和高原高寒型隧道成套化專用設備,在全國高海拔隧道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雪域先鋒號”TBM模型在川藏鐵路接受習近平總書記檢閱,并實現兩臺設備當年中標、當年出廠、當年始發并成功掘進1500米,創下世界紀錄。
近幾年,隨著“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中鐵裝備生產的盾構機成為暢銷“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的“新國貨”。2015年,中鐵裝備一次性中標以色列特拉維夫地鐵項目6臺盾構機;2018年,中標意大利、丹麥哥本哈根項目,進入歐洲;2019年,產品成功出口法國,用于巴黎地鐵項目;2020年,出口波蘭的13.4米泥水盾構機、出口澳大利亞的11米硬巖TBM成功下線;2021年,世界最大直徑硬巖掘進機應用于格魯吉亞公路項目……
截至目前,中鐵裝備隧道掘進機累計訂單超過1300臺,安全掘進里程3600多公里。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中鐵裝備見證了中國盾構機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飛躍,在世界隧道掘進機領域不斷刷新著中國高度,寫下了激蕩人心的中國故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谑械墓粨Q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