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行李輾轉于交通站點、酒店和景點,“負重旅游”是影響旅游體驗的槽點。繼首推行李“送件進站”之后,杭州近日又在地鐵設立寄存柜,試點行李自助寄存服務,為游客的旅途“減負”。
9月3日,杭州地鐵相關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目前在4個地鐵站試點行李自助寄存服務,分別為市民中心站、城站站、萬安橋站及吳山廣場站,這4個站點的周邊有景區、交通樞紐等客流量大的場所。試點時間為8月31日至9月30日,試點期間暫不收費,提供單次8小時行李免費寄存服務。
澎湃新聞注意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今年已相繼在地鐵站設立寄存柜,便于市民和游客寄存行李。對此,浙江工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偉強表示,儲物是老百姓出行時基礎的需求,行李寄存點作為一項基礎設施,不僅應該出現在地鐵站,超市、火車站等交通樞紐也應配備。
杭州城站火車站的地鐵站點柜子供不應求
據介紹,試點期結束后,杭州地鐵站的寄存柜將按照首半小時免費,第31分鐘起開始計費。小柜、中柜和大柜分別按每小時收費2元、4元和5元的標準收費,每24小時封頂收費分別為12元、24和30元。乘客可通過微信、支付寶掃碼等方式獲取小程序,按照指引自助存取行李,但需在當日地鐵運營時間結束即22:30前取件。
杭州地鐵萬安橋站的寄存柜。本文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鐘常宇 圖
9月3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先后前往杭州地鐵萬安橋站和城站站實地探訪,了解寄存柜的使用情況。萬安橋站是杭州地鐵2號線和5號線的換乘站,周邊一公里以內有兩個省級三甲醫院和一家市級醫院。記者發現,該站的寄存柜位于車站的付費區,有5個大柜、1個中柜和3個小柜共計9個柜口。柜上的信息顯示,大柜和中柜分別能存下28英寸和21英寸的行李箱,小柜能寄存小型包袋。當日9時許,大柜全部空著,而中柜和小柜全部被存滿。
城站站是杭州城站火車站所在地,3日10時許,該站的寄存柜規格和數量與萬安橋站一樣。半個小時內,有兩人先后到這里寄存行李,因柜子已被全部存滿而離開。其間,一位劉姓大媽還到此處了解寄存柜的使用方法。她說自己是杭州本地人,用過這種柜子,那是在北京旅游的最后一天,酒店退了房,想去景點再逛逛,但又嫌行李帶著麻煩,就通過手機找到了這種行李寄存柜。現在她聽說杭州地鐵開始試點寄存柜,就順道來看看。“寄存柜對本地人來說作用不大,但是對于游客還是挺方便的,收費可以理解,能提高柜子的使用效率,大柜以后要收費5元/小時能接受。”
地鐵站的柜子滿了,還有其他地方能寄存行李嗎?
在杭州城站火車站的地鐵站點地面一層,有不少私人行李寄存點。
澎湃新聞記者掃描地鐵站寄存柜上小程序的二維碼發現,除了地鐵站,該小程序還推薦了杭州其他數十個行李寄存點,集中分布在西湖區地鐵站點沿線,寄存點的地址包括便利店、茶葉店、商場等地。小程序頁面顯示,背包寄存價格10元/天,行李箱寄存20元/天,營業時間各不相同。通過小程序,記者搜索到杭州火車站地面一層的寄存點,并通過現場走訪發現,那里有不少私人開設的行李寄存處,這里不僅可以通過小程序存行李,還可以同老板私下交易,價格能比小程序上更便宜,行李箱只要15元/天,還有些存放點甚至只要10元/天,并且24小時營業,隨時可存取。
9月3日,杭州地鐵城站站地面一層的私人寄存點。
3日上午,澎湃新聞記者走進一家私人寄存點,里面擺放著幾個鐵架,屋內的鐵架和地上放著一些行李箱和背包。不一會兒,一位大哥提著背包來此寄存。他說自己姓范,幫人把車從山東開到杭州,準備在杭州火車站坐車返回,不過想在回家前再逛逛,就把行李存在了車站私人運營的行李寄存處。他告訴澎湃新聞,自己經常到各地奔波,有存放行李的需求,按目前地鐵寄存柜的收費標準,他覺得價格貴了點。“我還是會選擇存到私人存放點,存個小包兩天才20元,只要包里沒什么貴重的物品,不用擔心。”
當然,在受訪者眼中,相比私人存放點,地鐵站點的行李寄存安全性更高。
多城地鐵站推行李寄存服務,專家稱作為基礎公共設施應普及
澎湃新聞注意到,除杭州外,全國多地已試點在地鐵站設立寄存柜,推出行李寄存服務。9月1日起,上海地鐵行李自助寄存按計劃開始收費,收費標準和杭州一樣。在人民廣場地鐵站,半小時內,不斷有乘客前往寄存點存取行李,流轉率很高,需求量很大。上海地鐵表示,從9月1日起,寄存柜啟動收費服務的同時,上海地鐵行李寄存柜規模進一步擴大,由332個柜子擴展至736個柜子,增幅超過120%。
據北京日報報道,今年暑運到來之際,北京地鐵在南鑼鼓巷、奧林匹克公園、珠市口等景區、商業區周邊的18座車站增設25處寄存柜,方便來京游客解放雙手,輕松出行。此前,北京地鐵在1號線軍事博物館、10號線豐臺站、7號線歡樂谷景區、亦莊線宋家莊、房山線蘇莊5座車站引入共享寄存柜,已累計服務乘客8800余人次。據深圳地鐵微信公眾號8月12日消息,深圳地鐵在皇崗口岸站、福田口岸站、國展站設立了個人存包柜,無論是上下班通勤的商務人士,還是周末出游的休閑一族,都可以將行李暫時存放在個人存包柜中,搭乘地鐵,輕裝上陣。
“行李寄存點應該是一座城市的標配,應該出現在城市的每個角落,方便大家儲物。”浙江工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吳偉強向澎湃新聞表示,媒體報道稱地鐵站提供行李寄存服務很超前,這其實是城市科學化管理的一步,即規范化管理,這同公廁一樣屬于公共基礎設施,現在是“補缺”的過程,應該普及。
據介紹,杭州此次試點行李自助寄存服務是該市推進“輕松游”行李服務一件事改革中的一部分,此前,杭州首推行李“送件進站”,旅客到杭后,在交通樞紐寄存、托運行李,便可一身輕松地去游玩、辦事,行李則會被送到酒店;離杭時,可在酒店辦理行李托運,再去交通樞紐和行李會合。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