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地鐵四號線列車由連抵沈,可“變色”車廂為國內首次批量應用。王充 攝
近日,由中車大連機車車輛有限公司研制的沈陽地鐵四號線列車陸續運抵沈陽。“紫霞仙子”般的外觀,會“變色”的車廂,更加注重乘車體驗的細節,舒適性及安全性的提升,都使得四號線列車顏值更高,科技感更強,可“變色”車廂為國內首次批量應用。
沈陽地鐵四號線地鐵列車采用6輛編組的不銹鋼車體B型車,最高運行速度為80公里/小時,設計額定載客量為1468人。車輛主色調為紫色,同四號線線路色保持一致;飄逸富有活力的紫色涂裝色帶貫穿不銹鋼車身,整體外觀流暢時尚。
地鐵四號線列車內飾設計充滿科技感和未來感。在傳統客室照明基礎上,列車客室頂部增設了貫穿LED可調色氛圍燈帶,采用RGB調色技術,可變換8種顏色對燈帶顏色及亮度進行個性化調整,為客室車廂提供獨特的乘車氛圍,這種設計首次在國內地鐵列車中批量應用。
地鐵四號線列車新增列車乘客計數系統,可智能引導乘客根據列車車廂人員分布選擇人員較少車廂位置等候乘車。車輛客室內設有視頻分析系統,可通過攝像頭進行視頻分析客室擁擠度。
列車在全車客室殘障人士區域除了貼有“輪椅固定帶操作指引”外,均新增方便殘障人士使用的乘客報警裝置。車門上方的動態地圖顯示屏幕尺寸由原來37寸擴大為43寸,更加方便乘客查看。
司機室設有司機行為分析系統,從疲勞檢測、注意力檢測、動作識別三方面對司機駕駛行為進行監督,對異常行為進行警示,保障司機和乘客的安全性。部分車輛還安裝有弓網檢測系統,走行部故障診斷系統,進行檢測并預警報警。所有車輛配備數據采集管理系統,可以對車輛整體及系統運行狀態實時在線監測、分析評估。對車輛故障數據、運行數據可在控制中心實時顯示,并進行地面存儲分析管理,為車輛日常運維管理提供數據支撐。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