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消息,其控股子公司寶雞中車時代工程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雞中車時代)生產的鋼軌打磨車,成功為“世界高海拔第一長隧”青藏線新關角隧道完成建線以來首次打磨作業,開創了國內超長高原隧道打磨先例,標志著我國高海拔長大隧道鋼軌打磨技術取得新突破。
7月13日,青藏線新關角隧道打磨施工開始。高速運轉的打磨砂輪緩緩接觸鋼軌表面,切削鋼軌的清脆聲瞬時響起,鋼軌打磨車駛入新關角隧道。
新關角隧道設計為兩座平行的單線隧道,全長32.645公里,設計時速為160公里,隧道間距40米,隧道內海拔高度從3400米一路升到380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高海拔隧道。2014年通車后,鋼軌經過車輪長時間的碾壓,普遍存在魚鱗傷、肥邊等病害損傷。
鋼軌打磨,是消除鋼軌病害、改善輪軌關系、延長鋼軌使用壽命的有效方式。但高海拔、長大坡道、長大隧道鋼軌打磨,一直是國內一大難題。傳統的內燃打磨車,作業過程中會產生廢氣污染、噪音污染,并且隨著海拔的增高,還存在發動機降功、長大坡道作業限速以及較長隧道作業發動機、液壓系統全面超溫等缺點。
為解決新關角隧道線路病害,寶雞中車時代公司迅速組建一支20余人的精銳隊伍前往支援,并運用自主研發生產的雙動力鋼軌打磨車對新關角隧道開展打磨施工。
這款鋼軌打磨車,采用雙源動力交流電傳動技術,具備柴油機發電、接觸網取電兩種動力源,可實現無縫轉換,車輛具備牽引力強、噪音小、節能降耗等顯著優勢,能有效解決傳統內燃打磨車無法解決的弊端。首次打磨作業完成后,打磨過的鋼軌表面煥然一新,鋼軌廓形打磨質量指數從52.5分提升到了93分。
截至7月20日,雙動力鋼軌打磨車順利完成8個施工天窗點,貫通32.6公里的隧道打磨施工。預計7月底可完成全部隧道打磨任務。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