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中車唐山公司出口葡萄牙波爾圖地鐵首列車在河北唐山下線,并將開展列車試驗。這是我國首個出口歐盟城軌項目的首列車。
中車唐山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軍年表示,作為中國在歐盟國家城軌車輛市場的第一單,出口葡萄牙波爾圖地鐵項目對我國軌道交通裝備開拓歐美發達國家市場具有里程碑意義。
中車唐山公司出口葡萄牙波爾圖地鐵首列車在唐山下線儀式。
事實上,葡萄牙也是第一個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西歐國家。截至目前,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有18個加入了“一帶一路”朋友圈。中歐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持續取得新成效,合作項目不斷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以實力和信譽填補空白
到2021年,我國內地共有51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269條,運營里程8708公里,位居世界第一。與此同時,中國軌道交通裝備產品也已走向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土耳其、印度、墨西哥等人口稠密、基建需求巨大的新興市場受到廣泛認可和歡迎。但在中車唐山公司簽訂波爾圖地鐵列車項目合同之前,中國產品還從未涉足代表高標準的歐盟國家城軌車輛市場。
2020年1月21日,波爾圖圣本托火車站,在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親自見證下,波爾圖地鐵總裁蒂亞戈·布拉加與時任中車唐山公司總經理的周軍年代表雙方企業簽署了波爾圖地鐵列車生產及相關維保項目合同。
當時,科斯塔在致辭中表示,中車唐山公司將為葡萄牙研制低能耗、高智能、符合歐洲標準的新型地鐵。他期待地鐵列車早日抵達波爾圖,在交通領域投入使用,同時也希望中車唐山公司參與到葡萄牙政府規劃的其他新建鐵路項目中。
作為中國中車核心子公司之一,在波爾圖項目之前,中車唐山公司曾向土耳其薩姆松市出口5列100%低地板現代有軌電車,向伊茲密爾市出口19列鉸接式鋁合金車體地鐵車輛,憑借質量和信譽樹立起了“中國制造”新形象。
“在2019年12月發出中標通知前,波爾圖地鐵公司還特意去土耳其考察了我們的項目。土耳其項目的業主給我們的評價是不但服務非常到位,車輛各方面的技術水平也比較高。這也增加了波爾圖地鐵的信心。”中車唐山公司產品研發中心副主任劉晉說。
中國技術標準同步輸出
中車唐山公司研發生產的波爾圖地鐵列車最大載客量334人,最高時速80公里,具有輕量化、低能耗、低噪聲、智能化等特點。劉晉向本報記者介紹,根據波爾圖現有軌道和基礎設施的特點,他們全新設計了車輪踏面和車體結構;通過車地無線通信系統,可將列車狀態信息和故障信息實時發送給地面運維輔助平臺;乘客計數系統也可實時將客流信息發送給控制中心,實現精準運營。
歐盟在基建領域有嚴格的標準體系。波爾圖地鐵列車項目在招標文件中就全部引用歐洲標準和國際標準,主要對國際鐵路聯盟(UIC)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的標準進行參照。由于中車唐山公司在產品平臺開發之初就立足出口需求,實際上本身就嚴格按照歐盟標準建立產品平臺,使雙方合作天然具備了相當的契合度。
合作過程中,中國的技術標準也同步進行了輸出。劉晉舉例說,歐盟對軌道車輛的VOC(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還沒有特定的標準要求,而中車唐山嚴格執行中國國家鐵路局在2021年3月發布的TB/T 3139-2021鐵道行業技術標準《機車車輛非金屬材料及室內空氣有害物質限量》,波爾圖地鐵對此予以接受。“在是否認可中國標準的問題上,我們并沒有跟對方專門進行過溝通。這說明在有些標準方面,我們也走在了世界前列。”
不過,劉晉也坦言,作為歐盟國家業主,波爾圖地鐵是他合作過要求最嚴格的業主之一,對細節的要求明顯超過了他此前參與過其他國家項目的業主。整個車輛設計過程幾乎像一次聯合設計,葡萄牙業主不斷地提出細節方面的要求,對中方提供方案的每個細節都舉行專題會議進行評審,最后進行確認。只有滿足了對方全部要求,才能達成最終的設計目標。
中歐基建優勢互補合作共贏
今年以來,中國基建在歐盟市場連獲突破。3月19日,匈塞鐵路塞爾維亞境內貝諾段開通運營,這是中國鐵路技術和裝備與歐盟鐵路互聯互通技術規范的對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表示,匈塞鐵路將匈牙利和塞爾維亞兩國人民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希望早日實現全線通車。
7月26日,中車唐山公司出口波爾圖地鐵首列車在唐山下線的同一天,中企承建的克羅地亞佩列沙茨大橋舉行了通車儀式。克羅地亞總理普連科維奇說,這是歷史性的一天,克羅地亞完成了一項全國性的、戰略性、超越黨派的工程,實現了連接南北領土的夙愿。
也是在不久之前,中國基建在國際標準領域也實現了重要突破。國際鐵路聯盟發布實施由我國主持制定的《高速鐵路設計 基礎設施》標準和《高速鐵路設計 供電》標準,為世界高速鐵路建設運營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中國的基建能力全球領先,無論是高鐵、高速公路還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都是世界第一。中國在盾構機、5G、太陽能,風能也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商務部歐洲司原司長孫永福對本報記者說,歐洲國家在基建領域有廣泛的需求,而中國有性價比最高的能力。“中歐在基建領域可以優勢互補,實現互惠互利、合作共贏。”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