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日前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成都將再添一條直連天府國際機場的市域(郊)軌道交通線路——龍泉驛至天府國際機場線(S13線),極大地方便城東片區與新機場的聯系。
龍泉驛至天府機場線約51公里
日前,成都市住建局發布了《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清單,涉及60個項目、總投資達3721億元,包括多個軌道交通建設項目。
其中市域(郊)軌道交通龍泉驛至天府國際機場線(S13線),從地鐵13號線龍安站引出,經龍泉驛、簡州新城、空港新城至天府國際機場;線路全長約51公里,共設車站12座,建設周期為5年;總投資206億元。“這條線路不僅將對城市東片區的軌道交通起到很好的補充作用,也將直接方便沿線片區與天府國際機場的聯系。”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與S13線直連的地鐵13號線一期,作為東西向穿越中心城區的骨干線路,全長約29.07公里,全部為地下線;起于瓦窯灘站,止于龍安站,共設車站21座,其中換乘站15座;途經的車站包括萬家灣站、光華村站、小南街站、華西壩站、九眼橋站、四川師大站、三圣花鄉站等(以上站名均為工程名)。日前,該線首座車站及首條盾構區間順利通過實體質量驗收,多個車站已封頂。
成都至德陽、至眉山線年內開工
清單中的另外一條線路也備受關注——市域(郊)軌道交通成都至德陽線(S11線)。該線起于成都地鐵1號線韋家碾站,經成都金牛區、新都區、彭州市濛陽鎮、廣漢市三星堆、德陽旌陽區、德陽中心城區至德陽北站,線路全長71.7公里,設站15座,總投資279億元。
按照計劃,該線路將于年底前開工。根據軌道交通建設周期,S11線預計2026年底建成試運營,屆時,德陽市民可通過S11線各站點快速前往成都,隨后通過換乘成都地鐵的方式,到達天府廣場、天府國際機場等地點;成都市民也可以通過搭乘S11線,前往德陽以及三星堆。
此外,今年還有一條將開工建設的市域(郊)軌道交通線路——成都至眉山線(S5線)。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S5線總里程約56公里,自成都地鐵19號線紅蓮村南站引出,經成都科學城片區、天府文創城、眉山市視高片區、樂高樂園、黑龍灘天府生態片區、岷東新區西片區至眉山市東坡區。
中低速磁浮、空軌等都將“上線”
除了S打頭的市域(郊)軌道交通線路,根據成都市“十四五”城市建設規劃,市域地鐵建設也將高質量推進,其中包括目前正在推進的第四期規劃的176公里地鐵項目。該批項目完工后,到2025年末,成都將實現地鐵運營里程695公里。
與此同時,城市軌道交通第五期建設規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第五期項目將主要優化完善對大客流集散點和重點功能區的軌道服務,補強軌道交通網絡功能,提升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網絡服務水平,擴大遠郊市縣軌道交通覆蓋范圍。”成都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結合國家報批政策要求及成都市財政可承受能力,力爭獲批160公里以上并實現開工。
此外,在西部片區等中心城區外圍,成都市提出將合理選擇發展中低速磁浮、有軌電車、空軌等制式,形成城市軌道交通多制式協調發展新格局。到2025年末,規劃建成運營有軌電車等中小運量軌道交通70公里,西部片區力爭開工建設1個旅游軌道交通項目。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