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凌晨,隨著最后一塊無砟軌道板的澆筑完成,標志著南沿江城際鐵路站前3標率先完成寧常段無砟軌道施工,為后續鋪軌貫通和通車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CRTSⅢ型板式無砟軌道技術是我國首次自主研發的高速鐵路技術成果,無砟軌道板施工對所使用的原材料存儲、混凝土的攪拌運輸時間、溫度及濕度等都有嚴苛的條件,同時為確保高速鐵路乘坐的舒適度,無砟軌道平順性遠高于一般客運專線要求。”中鐵十六局南沿江城際鐵路3標項目部黨工委書記、總工程師曲寶文說。
南沿江城際鐵路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為了確保無砟軌道施工開工必優、一次成優、全面創優的目標,該項目部團隊多次召開無砟軌道施工專題會,不斷優化施工組織方案,調整工序和工裝配置,為全力推進無砟軌道施工進程,采取24小時流水式作業方式進行底座板、無砟軌道板鋪設及自密實混凝土填充層施工。
南沿江城際鐵路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中的重要骨干線路,設計時速350公里,新建正線長度約278公里。作為滬寧間第二條城際鐵路,承擔沿線通道內以及沿線與滬寧主軸城市間的城際客流,該鐵路建成后,沿線的句容、金壇、江陰、張家港、常熟等全國百強名縣將加快融入滬寧一小時高鐵圈。(蘇鐵軒 黃寧寧 陳彥)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