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遼寧省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 年)》發布,到 2025 年,全省氫能產業實現產值600億元,培育10家左右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知名企業,建成國內頂尖、世界一流的氫能產業研發與創新基地,國內領先的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制造基地,東北亞重要的氫能生產儲運基地和國內氫能產業示范應用先導區。
問:遼寧氫能產業發展如何布局?
答:根據遼寧省現有氫能產業發展基礎,以“合理集聚、產業協同、政企聯動、互為支撐”為原則進行空間布局和優化,著力構建“一核、一城、五區”的氫能產業空間發展格局。一核即大連氫能產業核心區,一城即沈撫示范區氫能產業新城,五區分別是鞍山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產業集聚區、朝陽燃料電池商用車產業集聚區、阜新燃料電池動力系統及配套產業集聚區、葫蘆島低壓合金儲氫裝備及材料產業集聚區和盤錦氫氣儲運裝備產業集聚區。
問:哪些領域是氫能利用的發展重點?
答:氫能應用的重點包括燃料電池汽車、船舶、軌道交通等,2021-2025年,將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公交車、客車、物流車、重卡等商用車,前瞻布局乘用車,推動燃料電池整車供氫系統、動力系統以及電機系統、電控系統、電驅系統的研發與制造。遠期(2026-2035年),重點發展燃料電池轎車、SUV/MPV 等乘用車及智能網聯燃料電池汽車。除了交通運輸領域,將重點發展燃料電池備用電源以及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系統等分布式發電裝備,實現在通訊基站、商業樓宇、居民住宅等領域的推廣應用。
問:在氫能利用方面,遼寧將如何發揮示范先導作用?
答:遼寧省將鼓勵各市重點發展燃料電池汽車在公交、環衛、市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在新增及更換公交車、環衛車、市政工程車中按一定比例采購燃料電池汽車;積極推動省內城際客運開展燃料電池汽車替代示范;探索有效的商業化運營模式,穩步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在城際物流、物流港區、工礦區、重點物流園區示范應用;以出租車和公務用車為切入點,適時開展燃料電池乘用車的示范應用。在沈陽至大連高速沿線城市氫走廊,為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推廣和規模化運營提供加氫支撐。發揮遼寧在軌道交通方面的制造基礎和優勢,以大連、沈陽、沈撫示范區現有陸上軌道交通線路為試點,推進燃料電池有軌電車示范應用。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