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山東展區,有山東自己研發制造的時速600公里磁懸浮高鐵,有直播連線的青島港無人值守全自動化大型集裝箱碼頭……”10月19日下午,在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舉辦的第三場集體采訪現場,山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白玉剛熱情推介“好客山東”。
不僅僅是此次集體采訪。從中外媒體記者走進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到中老鐵路即將迎來開通運營一周年,再到粵港澳大灣區機場旅客吞吐能力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四大灣區之首……在黨的二十大新聞中心先前舉行的多場新聞發布會和采訪中,交通屢屢成為媒體記者關注的焦點,中國現代化開路先鋒彰顯新氣象。
在交通強國等方面作出山東貢獻
山東是有1億多人口的大省,方方面面的發展變化就是新時代這十年全國發展變化真實具體的縮影。這十年,山東交通強國先行試點全面展開,成為全國首個交通強國省域示范區,交通運輸累計完成投資超過1.3萬億元。
白玉剛說,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山東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奮力“走在前、開新局”,大力推進和沿黃各省區合作,在產業、創新、科技、港口、文化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合作態勢;集聚各方面科研力量,著力自主創新,在交通強國等各方面更好作出山東貢獻。
加快打通開放發展“任督二脈”
“廣西是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窗口,也是‘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廣西的基礎設施建設也不斷取得新的發展。請問廣西如何利用自身與東盟合作的獨特優勢來尋找新的發展路徑?”越南國家電視臺記者拋出的問題洞中肯綮。
“今年8月28日,在總書記的親切關懷下,在國家有關部委的鼎力支持下,‘世紀工程’平陸運河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開辟珠江—西江第二個入海航道,也將結束廣西臨海但沒有江河通航入海的歷史,對于西江中上游地區來講,將縮短入海航程約560公里,對推動廣西及西南地區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大光表示。
近年來,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吞吐量達到億噸的內河港,梧州長洲水利樞紐船閘年過貨量已經連續兩年突破1.5億噸;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新開工建設的高速鐵路超過800公里,高速公路超過5000公里,北部灣港開啟通航30萬噸級巨輪的歷史,集裝箱年吞吐量超過600萬標箱,海鐵聯運班列突破6000列。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這對廣西是重大利好。“我們將把高水平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作為戰略牽引性工程抓緊抓好,持續深入實施大能力運輸通道建設等四大行動,積極促進新通道沿線交通、商貿、物流、產業深度融合、協同發力,與東盟共挽,與大灣區相融,加快打通開放發展的‘任督二脈’,真正把區位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通過高水平的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孫大光說。
粵港澳大灣區作為重大國家戰略,近年來引起海內外強烈反響。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介紹,大灣區建設取得明顯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四個新”,其中包括軟硬聯通取得新進展。“硬聯通就是指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建成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標志性工程,積極推進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基本形成了‘1小時生活圈’。大灣區機場旅客吞吐能力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四大灣區之首。”張虎說。
“一盞茶”功夫集齊上萬個零部件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出系列重要論述。“源自湖南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定位、軌跡等核心技術,彰顯了‘中國高度’;全球最大直徑盾構機、最長臂架泵車、最重噸位履帶起重機,彰顯‘中國強度’;湖南參與研究的軌道交通605公里試驗時速,彰顯‘中國速度’。”湖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浩東說。
近年來,湖南著力培育壯大中車株機等世界級領軍企業,打造機械制造、軌道交通裝備、中小航空發動機三大世界級產業。在軌道交通的重鎮株洲田心,用“一盞茶”功夫,就可以將一臺電力機車所需的上萬個零部件,在方圓5公里范圍內集齊。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許正中介紹,作為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長江在湖北境內有1061公里。湖北推進長江高水平保護十大攻堅提升行動,在長江沿岸整治了1.2萬余個排污口,并且持續跟蹤。
“現在我們的清潔能源裝機比重已經占到了70%以上,清潔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全國第一,現在已經接近10%。”海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沈丹陽說,海南在生態文明的創新發展方面積極探索,推進建設清潔能源島等6項標志性工程。
近日,高德地圖聯合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清華大學土木水利學院、同濟大學智能交通運輸系統(ITS)研究中心、未來交通與城市計算聯合實驗室等機構共同發布《2024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簡稱《報告》)。報告顯示,蘭州、合肥、濟南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領先,北京、上海、深圳綠色出行意愿指數位列前三。 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蘭州、合肥、深圳領先 報告基于所監測的主要城市的公共交通數據,對城市公共交通的運行效率、可靠性以及用戶出行體驗進行了全面分析。數據顯示,蘭州市、合肥市、深圳市在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方面表現突出,分別位列大中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首位。蘭州市的公共交通出行幸福指數最高,達到81.48%,顯示出其公共交通系統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從換乘系數來看,2024年期間,城市公共交通平均換乘系數整體同比去年呈持平或下降趨勢。東莞市、沈陽市、海口市的公交換乘系數分別在超大、特大、中大城市中最小,顯示出這些城市在公共交通系統設計上的便捷性。而在公交運行效率方面,臺州市城市核心區內的高峰期“社會車輛-公交車速度比”最小,小汽車速度是公交的1.95倍,顯示出其公共交通出行用戶體感良好。常州市的“全市全天線路運營速度...